经历了奥运会和欧洲足球锦标赛的201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赛年”,体育迷们是否还记得那些“体坛好声音”?
■“换苏伟!换苏伟!”
——2012年CBA总决赛第四场第一节,东莞银行队主帅李春江将表现欠佳的苏伟换下后,北京金隅队主场球迷集体高喊这样一个口号。
点评:这个篮球场上的口号,不仅喊得苏伟之后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还迅速蔓延到了足球场上。在那一刻,这三个字早已被剥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狂欢。
■“平时是100减1等于99,奥运会时100减1等于0。”
——拳击奥运冠军邹市明如是说。
点评:100减1能有两个答案?在数学界不可能,但邹市明用这样一道“伪逻辑算术题”诠释了一个道理:在奥运赛场上,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否则之前的所有准备都会化为乌有。
■“进球时我不庆祝,因为进球就是我的工作。邮差送信,又何尝庆祝过呢?”
——巴洛特利如是说。
点评:“巴神”的世界你永远不懂,不过有时他也会向世人“答疑解惑”。欧洲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巴神”亮肌肉的庆祝动作成了经典,不知他是否知道NBA以前有个“邮差”马龙。
■“栏还在那里,我就要跨过去!”
——刘翔伦敦奥运会伤退后的第二天早上,在给父亲刘学根发去的一条短信上这样写道。
点评:跨赛道上的栏,易;跨人生道路上的栏,难。加油!
■“竞技场上,金牌是唯一的标准。”
——在发生伦敦奥运会羽毛球让球事件后,李永波这样说道。
点评:李永波说的可能是残酷的现实,但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坐标,仁者见仁。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才有了举重运动员吴景彪在伦敦奥运会上那句同样著名的话:“没能夺冠,我对不起全国人民。”
■“如果一块金牌可以超越我们的价值观的话,那我只能说我们的价值观比金牌低。”
——伦敦奥运会期间,姚明针对羽毛球让球事件这样评论。
点评:嗨,姚明,要不你和李永波指导一起喝个茶?
■“我就是传奇,再没有什么需要证明的了。”
——在包揽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和200米金牌之后,“闪电”博尔特这样说道。
点评:说句心里话,博尔特的这句话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哪怕这句话是出自他本人之口。
■“虽然我很尊重梅西,但贝利永远只有一个。”
——贝利这样评价梅西。
点评:马拉多纳也只有一个,克鲁伊夫也只有一个,这不是很正常吗?这么说是怕时代忘记了你吗?
■“我打球不是为了国家。”
——在去年的美国印第安维尔斯网球赛期间,李娜这样说。
点评:这句引起轩然大波的话,事后被证明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其实是否代表国家,并非由你个人决定:只要国籍不变,黑眼睛和黄皮肤,你站在那里,一举一动,无论有意无意,都已代表了你的祖国。
■“我就是一个北京娃。”
——北京男篮外援马布里这样说。
点评:挤地铁、学相声,马布里怎么看都是个“北京娃”。“马政委”在北京捧起了CBA总冠军奖杯,也找到了家的归属感。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马布里如此欢快地融入中国文化?这个问题,最好也请麦迪思考一下。 (据新华社、《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