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逐步加快,旧手机如何处理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在国家相关以旧换新政策到期后,一些商家开始自主开展手机以旧换新活动,受到不少消费者欢迎。有消费者认为,商家自主回收旧手机过程缺乏相应监管措施,如何真正实现合理回收利用值得深思。
商家自主以旧换新受追捧
“手机专卖店推出的以旧换新活动很实惠,家中的旧手机也得到了处理。”近日,市民周宝华从一家手机卖场通过以旧换新方式买到一款心仪的手机。他说,过去,家里的旧手机只能卖到二手市场,一般一部手机只能卖四五十元,如今在专卖店内,一部旧手机能折价300元左右。
市民姜玉梅说,以前家里有3部旧手机,却一直没敢卖到二手市场,主要是担心手机内的资料信息泄露,就算删除了里面的信息,也可能被其他人通过数据恢复软件还原那些数据。不过,手机专卖店推出以旧换新活动则让人更放心,毕竟正规商家更值得信赖。
手机经销商陈学军说,过去,大量二手手机要么闲置在消费者家中成为累赘,要么直接被一些“回收游击队”以低价收走,有些旧手机被翻新后以次充好。一些手机专卖店自主推出手机以旧换新活动,其实是在前期国家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中尝到了甜头。从营销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不仅能让消费者的旧手机增值,同时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回收产品流向哪里靠商家自觉
“商家开展手机自主以旧换新的做法值得称赞,但这些旧手机回收之后到底流向哪里,我们并不知情。”一些市民认为,手机市场这么大,商家的素质有高有低,如果这些旧手机通过非正规渠道再次流入市场,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
对此,陈学军说,一些有实力的商家会与手机生产企业合作,将回收后的产品回流至企业。但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从过去的3年一次缩短至约15个月一次。其实,不少所谓的旧手机是一年多前售出的产品,无论性能还是外观都不算落伍。相关生产企业究竟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报废拆解处理,还是将其翻新后回流市场,则只有看企业的自觉程度了。
曾在一家手机专卖店工作过的李睿说,规模较小的商家由于产品销量小,因此不会有手机制造商或专业报废回收企业与之合作,它们一般会把自主以旧换新方式回收来的手机的电池与主机拆开,然后分别卖给废旧家电回收商及手机维修店。
商家自主行为需要监管规范
河南科技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延军认为,手机消费需求逐步细分,对于翻新、返厂手机,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加工制造的,并在销售过程中予以明示,其仍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需要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具体的规范,对商家自主开展的手机以旧换新行为加以监督、引导。一方面消费者能明白消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导企业自主开展以旧换新活动,从而节约社会资源、避免环境污染。
也有业内人士说,虽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已经结束,但是相关部门可以引导相关手机销售企业与正规报废回收企业合作,建立完善的以旧换新流通体系。同时,由相关企业对回收的旧手机建立信息档案,以便于监管部门抽查管理。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