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正在称量、分装黑色作物 |
|
■往事如烟
说起宜阳县高村乡,就不得不提闻名河南的豫西调须生泰斗贾保须。
贾保须生于1898年,高村乡张元村人,1980年在家乡逝世。因家境贫困,13岁时,贾保须便外出做工,因年幼体弱,经不起工厂主奴役折磨,遂跑到宜阳县西马村戏班学戏。他学习刻苦认真,颇受老师器重。20岁时,贾保须便开始在戏剧演出中扮演须生,并因此闻名洛阳。
1929年,贾保须回宜阳县白杨镇,与著名红生王保才、花旦谢发科、青衣胡五倍同台演出。随后贾保须又往来于义马、嵩县、洛宁等各大戏班之间,同驰名豫西的演员白新子、爨(cuàn)金声、段保兴等名流合作,艺名远扬。
抗日战争爆发后,豫东地区沦陷。豫剧名流大都云集洛阳、西安等地,贾保须技艺高超人缘又好,因此同行们乐于与其共事。他先后和常香玉、崔兰田、汤兰香、赵锡名、常年来、姚淑芳等搭班演戏,配合十分默契。抗日战争结束后,因感念家乡父老,贾保须又辗转回到宜阳县豫剧团传艺演出。
在艺术流派上,贾保须的唱腔是下五音的豫西“靠山簧”。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吐字清晰、行腔圆润、运气扎实,善于唱悲愤哀伤的大段戏,《东吴报仇》《诸葛亮祭东风》《崇祯逼死煤山》等唱段家喻户晓。他一生从事老生行当,《四进士》中的宋士杰、《清风亭》中的张元秀、《卖苗郎》中的周云太,演得惟妙惟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人文自然
2005年,原西石村乡和高村乡合并,统称高村乡。高村乡位于宜阳县西北部,北与三门峡市渑池县交界,西与洛宁县河底乡相连,东接盐镇乡、柳泉镇,南连韩城镇、三乡镇。全乡辖39个行政村329个村民组,人口4.8万,面积120平方公里,耕地8124.4公顷。
高村乡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拥有东亚、演礼沟、张延等3座水库以及丰涧、宋王沟、孔昌、东营等4处河塘。
高村乡是以农业为主的丘陵山区,土壤为红黏土,土质肥沃。该乡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特色产业是黑色农作物、香花辣椒等。
■今日张元村
张元村位于高村乡乡政府西北3公里,辖张元、南村沟、庄子沟、前窑、后窑、三口凹6个自然村,共计1727口人,耕地338.4公顷,传统的经济作物是烟叶、辣椒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黑色农作物在当地得到迅速推广,有黑小麦、黑玉米、黑红薯、黑花生、黑谷子等20多个品种,黑色产业成为高村乡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黑色作物产业在张元村的发展得益于‘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张元村村委会主任贾社伟说。
近日,记者来到张元村,在华裕公司的加工包装车间内,黑玉米、黑花生、黑芝麻等黑色作物随处可见。经过机器包装、封箱后,这些黑色产品便由工作人员装车准备运往市场销售。
华裕公司总经理姚宗余是高村乡人,他介绍,1994年,看到黑色作物的发展前景,他便将其引进,在当地推广种植,并将河南华裕黑色作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设在张元村。自从华裕公司落户张元村后,该村开始采取由公司提供种子并指导种植技术,农民在自有土地上种植的模式生产黑色作物。
贾社伟说,经过改良后的黑色作物,其产量基本上和普通农作物差不多,但是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农作物,效益明显要好。以种植10亩黑红薯的农户为例,年收入超过2万元,而种植同等面积普通红薯的农户,年收入不过8000元。
“现在人们追求健康饮食,黑色作物正好符合这一需求。”贾社伟说,目前,张元村的黑色作物加工产品早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年产值约3000万元,远销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广东等地。
本报记者 王蕾 通讯员 许向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