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个国外重要客户来洛阳考察,在九都路上走了好远找不到公厕,最后只好返回酒店,缩短了考察时间。”
“你讲的这一问题很现实,说明我们的软环境改善空间还很大。如果不改善,直接影响到西工区的整体形象。”
这番对话,来自西工区政协委员郭敏力和西工区委书记陈淑欣。对话的场合——西工区政协委员议政协商会。
协商会现场,一边是50多名区政协委员,一边是西工区党政主要领导,两侧还围坐着十几名该区各重点单位“一把手”。
协商会一开始,郭敏力就抛出“如厕难”问题。他提出,九都路西工区段现有公厕6个,按照标准还有6至10个缺口。他还提出合理设计男女厕位比例、增加公厕指示标志等建议。
郭敏力发言后,陈淑欣当即对在场的区环卫局局长说,“抓紧拿出一个公厕提升的方案,不仅要增加数量,还要科学设定建设标准”。
看到郭敏力的发言这么快就得到答复、落实,大家的发言更积极了。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调、停车管理乱、上市后备企业少、人才吸引难……困扰群众生活、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被大家接连抛出。
创新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方式,是西工区今年两会的一大亮点。
在该区两会期间,记者看到,该区举行了人大代表建言献策会,20多名人大代表现场发言,该区主要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答复。两会期间,该区共收到议案、提案160余件,目前正按照分口管理原则进行分解。
谈及如何让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真正从“有用之言”转化成“有益之事”,西工区的回答掷地有声:立即办、主动办、跟踪办;各部门“一把手”直接牵头负责,主动与代表、委员对接,区督查室全程跟踪问效。
此次,西工区通过面对面交办,让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不绕圈”,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对这种履行职责、参政议政方式,不少代表、委员竖起了大拇指。
本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