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本人对陈寅恪先生的最高评价,在他对唐中期分界为中国全部古代历史分界的论定。这三位中,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可惜,这位真正的大学者只活到五十岁就自沉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其他人文学者,即使学贯中西、记忆惊人,也都没有来得及对中国文化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推动。须知,记忆性学问和创造性学问,毕竟是两回事。
现代既是如此荒瘠,那就不要在那里流浪太久了。
如果有年轻学生问我如何重新推进中国文脉,我的回答是:首先领略两种伟大——古代的伟大和国际的伟大,然后重建自己的人格,创造未来。
也就是说,每个试图把中国文脉接通到自己身上的年轻人,首先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出,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神话到《诗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然后,你就有可能成为这些星座的受光者、寄托者、企盼者。
中国文脉在今天,只有等待。
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但它自己也有历史。
我一再想,中国文化千变万化,中国文人千奇百怪,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笔墨。
这笔墨肯定是人类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动线条,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居然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联结起来了。千百年来,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什么都可以分裂、诀别、遗佚、湮灭,唯一断不了、挣不脱的,就是这些黑黝黝的流动线条。
那么今天,就让它们停止说别人,让别人说说它们。
是不是要写“书法简史”?我的企图似乎要更大一点。
但是开笔,还是从自己写起。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30
“中南海”的前世今生(下)
北海,因在西苑海子(太液池)的北部,所以称北海(今北海公园)。先有太液池,后有北京城。早在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建大宁宫,金章宗曾偕宠妃游幸于此。元以太液为中心建立皇宫,明以此为基础兴建新皇宫,清沿明旧加以发展,成今格局。北海亭台楼榭,山石树木,碧波荡漾,景色绚丽,为三海秀色之冠。
团城玉瓮,北海正门西南有团城,即圆城,本是琼华岛南一个小屿。屿上承光殿为团城中的主体建筑,殿内供奉高1.5米的玉佛,用一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玉佛左臂被砍伤,至今留有伤痕。团城现有古树40株,其中最著名的是两株古松:“遮荫侯”和“白袍将军”。传说一次乾隆帝到团城游览,时值酷暑,松下坐息,清风拂面,暑汗全消,即封这株油松为“遮荫侯”并写《古栝行》诗抒怀,后又封南侧古白皮松为“白袍将军”。如今两棵古树依然屹立在团城之上。团城的玉瓮,俗称“大玉海”,重300多公斤,数十名工匠历时五年雕成,至今已七百多年。初置于广寒殿,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广寒殿倒塌,移存真武庙。清乾隆帝“命以千金”从真武庙道士手中购得放置团城,并在瓮膛内刻“御制玉瓮歌”三首,八百余字。
白塔山,因琼华岛上有白塔而得名。琼华岛是辽代瑶屿行宫,金代大宁离宫,元、明广寒殿及清白塔所在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山上建覆钵式白塔,塔肚最大直径14米,塔高35.9米,为全城最高点。白塔内有一根通天柱,高28.8米,柱顶放置金盒,内装舍利子。塔上设立号杆、龙旗、灯笼、信炮,一旦有警,白天悬旗,夜间挂灯,并发信炮,以传警报。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维修时发现一个铜鎏金圆筒形舍利盒,内藏舍利子19颗。后将此盒重新放进塔内。
为什么要建白塔呢?顺治八年(公元1652年),顺治帝为迎接五世达赖喇嘛来京觐见,在北海建永安寺白塔,并在安定门外兴建黄寺。翌年十二月,达赖五世一行到京,顺治帝在南苑、太和殿接见五世达赖喇嘛并颁给刻有满、汉、藏文的金册、金印,册封达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dá)喇达赖喇嘛”,是为达赖喇嘛受中央政府册封之始。后重建拉萨布达拉宫。
白塔以西的庆霄楼居高临下,清朝帝后在此观赏冰嬉。山北太液池畔有延楼25间,呈半月形,左右围抱,这就是阅古楼。楼内壁镶嵌《三希堂法帖》石刻495方,包括从魏晋到明末百余位著名书法家的300多件作品。乾隆帝诗云:“借问延楼何以名?三希古迹聚精英。”故名阅古楼。阅古楼石刻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书法石刻集成,其建设的支持者和总监为雍正帝第五子和亲王弘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