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狂澜镇位于新安县城以北35公里处的黄河南岸,镇子东边就是畛河流入黄河的河口,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官商交易的重要渡口,所以又称“狂口”。
狂澜渡口曾是黄河中游最大的水旱码头,有日进斗金之说,也有“天下繁华数汉口,汉口数罢是狂口”之美誉。早在汉末,官府就在这里设粮仓、盐仓,唐初在此设县城,唐玄宗时废县设清河镇。
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河南都御史李宗枢曾在此设立城垣,南北城门题额曰:“天限狂澜”,故名狂澜镇。清乾隆年间设狂口镇,属北乡狂口牌,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取消牌甲制设挽澜镇。
“天限狂澜”为旧时“新安八景”之一。1984年,我在洛阳铝矿实习时,曾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结伴沿畛河而下,去寻访这座北方古镇。当我们走到离渡口2公里外的畛河桥时,就听见那惊心动魄的黄河涛声。我们穿过两边皆是青砖青瓦的深宅大院的街道来到黄河岸边,只见浑浊的黄河水从西边浩浩荡荡顺流直下,河水冲击镇子东边青山伸向河中的龙干石,击起2米多高的浊浪。水雾缭绕,涛声如雷,惊心动魄,即使面对面也听不见人的说话声。因震天的涛声像龙啸一般,所以当地人又把狂澜渡口称为“老龙港”。我们坐在河边的一条木船上,看浊浪,听涛声,感觉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后来,我查阅了《新安文史资料》《新安革命史》以及地下工作者李玙(yú)同志的回忆录等资料,对民国时期的狂澜镇的基本情况有了大概了解。李玙同志是抗战时期狂澜镇工人运动的参与人,他记述的情况与数字应当是可靠可信的。抗战时期,当时设在狂澜镇的军政机关,除了镇公所外,还有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河防检查所和河防大队等。
狂澜镇最出名的特产是硫黄,当时镇区附近有硫黄矿窑7孔,有采矿工人150名左右;有炼炉620个、工人1200多名,年产硫黄1800吨。这里的硫黄质量好,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获奖。
与之相关的还有采煤业,这里有煤矿4座、采煤工人800多名。这些煤矿设施很差,采煤工人为了求得神灵保佑,经常到寺庙烧香,所以狂澜镇上寺庙兴盛,有名的有老君庙、大王庙、龙泉寺、关帝庙、奶奶庙等。
狂澜渡口是黄河上著名的大渡口,当时山西垣曲的小麦、棉花和陕州灵宝的食盐、木炭,经常走水路运到这里,再走陆路运到洛阳。新安的瓷器、木炭、木材从这里装船运到孟津、孟县、郑州,这里曾是豫西最大的物资集散地。狂澜渡口当时有载重8吨以上的大货轮3艘、载重8吨以下的小型货轮12艘,有船工40多名,码头上有装卸工人60多名。从外地到这里的商贾络绎不绝,这就使旅馆业、餐饮业繁荣发展。狂澜镇有天澜商行、万盛粮行、畛阳客栈等商业服务设施。
这里还是著名的军事要地,1947年8月23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兵团从此处强渡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时,狂澜古镇被列为淹没区。1997年,古镇1749户5570人全部实行整建制工业安置,集体迁入义马市,古镇从此消失。去年到鹰嘴山采风时,我还专门到狂澜镇旧址上方查看,可眼前是一片汪洋,只有水拍石岸溅起的浪花。看着宽阔的水面,想着20多年前我们去寻访古镇的情景,恍如昨日,不由得感叹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