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万事之谋在开头。春节刚过,备受瞩目的城北水系建设工程——洛河、涧河、邙山渠、秦岭防洪渠、引黄入洛等河渠治理项目已全面铺开。
昨日,在位于高新区五龙沟村的秦岭防洪渠综合治理一期引洛济秦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人来车往。近10米高的铁架矗立在工地中央,支撑铁索把工人、施工工具和混凝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40米深的井下。此时,井下5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正全力向下掘进,并用混凝土对挖掘完毕的作业面进行浇筑固定。
秦岭防洪渠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沿线渠内杂草丛生,渠畔垃圾成堆。去年10月,为把该渠打造成我市的景观亮点,一期引洛河水至秦岭渠工程正式开工。
该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引洛济秦工程受地形条件影响,大部分施工采用暗涵、隧洞的形式进行,全程5公里中有3.3公里位于地下。
由于隧洞里程长,两端相向作业势必影响工期。工程采用在隧洞中部深挖竖井的方式,增加两个地下作业面,在4个点同时掘进,实现效率翻番。
“正月初五刚过,整个项目便全面启动,40多名工人从老家赶来继续地下打井作业。”该项目工地负责人说,该段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开挖过程中流沙、渗水等情况时有发生,工程难度大。目前,距离竖井目标深度还剩30米。
在地下40米的深处施工,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整个工程作业24小时不间断进行,每8个小时轮换班组,每组10余人,地面地下作业人员各半。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涧西区龙鳞路附近的秦岭防洪渠引水工程入水口处,见到未经治理的渠道内,不是麦田便是杂草。
“引水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秦岭防洪渠干涸的现状。”市水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一期引水工程结束后,二期8.4公里的秦岭防洪渠渠道治理将陆续施工。届时,洛河水将沿秦岭渠一路向东,向北穿越小秦岭,再次汇入洛河。秦岭防洪渠将实现终年有水,渠畔也将成为市民休闲亲水的好去处。
在老城区下清宫和苗南村,依托引黄入洛工程实施的邙山渠治理工程,也没有因春节而延迟施工,渠道沿线正在进行开挖工作。目前,金水湖至苗南村的10公里一期工程,已开挖清淤河道9850米,二期苗南村至瀍河口的5公里,已开挖750米,年底前将基本完工。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后,城北水系相关河渠治理工程也相继开工。这些工程都将在充分考虑河渠泄洪等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兼顾亲水景观设置,巧妙运用亭、台、楼、阁、林、廊、院、牌坊等建筑样式,为城市增添亮丽的水韵风景线。
本报见习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王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