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人文河洛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东汉石辟邪:威猛灵动造型奇 雕工精美称国宝
二月二日祭花神
隋炀帝:东都辟西苑 引种牡丹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3 月 12 日 星期    【打印】  
东汉石辟邪:威猛灵动造型奇 雕工精美称国宝

 

东汉石辟邪
    核心提示

    1992年12月,孟津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东汉石辟邪横空出世。这件石兽代表东汉时期我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因其体形巨大、造型优美、年代久远,被誉为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汉代石雕技艺最高水平

    1992年,孟津县会盟镇汉光武帝陵南1公里处,村民正在为挖水渠干得热火朝天。挖至距地表约5米深处时,一块巨石致使施工的村民无法继续深挖。

    该县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发掘。多个大型石雕残件相继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经修复,一座高1.9米、长2.9米,重达8吨的巨型石兽傲然挺立,石兽身长双翼,形似狮虎,威风凛凛。

    这座石辟邪系用完整的一块青石雕成,身若虎豹,头类狮子,嘴大牙锐,身长双翼,昂首怒目,长尾拖地,双角直竖,造型非常奇特,似有正欲起飞之感。整个石兽身体比例、神态、肌肉线条恰到好处,形象浑厚凝重,神气十足,极具想象力;从雕刻技法来看,圆雕、平雕、线刻自然融汇,点、线、面、体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汉代炉火纯青的石雕艺术。

    目前,在国内出土文物中,体形这么大、艺术手法如此精湛的石辟邪仅此一尊。

    造型来历说法不一

    洛阳博物馆副馆长高西省说,该辟邪为东汉陵墓神道石刻,即镇墓兽,而辟邪的由来有许多说法。

    有专家指出,辟邪是根据中国传统中的翼兽穷奇发展而来。据《山海经》记载:“穷奇,状若虎,有翼。”这种兽善于驱逐妖邪、消除不祥,一般放置在陵墓神道两侧,作为陵墓前的仪卫,可以使冥宅永安,不受厉鬼侵扰,也是墓主人羽化升仙的媒介,更是墓主人身份等级的标志,借以象征主人生前的权威和功绩。

    由于辟邪带有双翼,狮子属于西方传入中原的动物,有专家认为,辟邪是古代匠师融入多种动物的特征并吸收外来文化而创造出来的祥瑞之兽。

    珍宝出国待遇高

    高西省说,该石辟邪是中原地区体形最大、雕刻最精美、气韵最为生动的一件,堪称同类石刻中的经典,因此也被洛阳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自然享受不一样的待遇。2004年10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费时8年策划了“走向盛唐”大型中国文物展,借调了中国47个博物馆和文物收藏单位的404件藏品。活动策划之初,这件石辟邪便被主办方“盯紧”了。

    由于个头大,搬运难,曾有人建议换成小辟邪,但对方不愿放弃这件石辟邪。最终,这件石辟邪独享专机运输待遇,飞往美国,单是运费便高达20万美金。展览时,石辟邪在美国社会引起很大轰动,美方还特意把石辟邪安放在大都会博物馆一楼大厅中央最显眼的位置,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高西省介绍,石辟邪在美国展出三个月回来后,再没离开过洛阳。如今,它依然静静巍然屹立在我市博物馆的石刻展厅。

    (白云飞 孙海岩)

    相关链接

    辟邪,意为“避凶”,又叫貔貅,人们往往用实物载体寄托趋利避害的思想,石辟邪便是一种辟邪工具。貔貅有嘴无肛门,能吞万物而不泻,包含着“发财”的意思。

    传说辟邪生性懒散,平日喜欢睡觉,收藏者每天最好把它拿在手里把玩一番,就为要叫醒它,这样财源就会滚滚而来。如此看来,辟邪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云飞)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