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复建的大同城墙 |
|
已建成投用的大同市垃圾发电厂 | |
本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蔡新颜 文/图
山西在央视打的广告是:晋善晋美。
现实中的山西,在发展中也追求尽善尽美。
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山西正以一种“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速度,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大同古城面积4.8平方公里,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云冈、恒山、华严寺、善化寺、东城墙、纯阳宫等文物修复保护工程和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大同古城墙也已完成了75%的工程量。
围绕转型发展,大同市这座“煤都”,正在大力推进城市美化提升工程,过去4年新增绿化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8年以前全市绿化面积总和。
考察团成员赞叹:山西变了,瑰丽如画!
同样是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开发,我们的老城明清历史文化街区还处于前期阶段;同样是著名石窟,云冈石窟在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方面也走在了我们前面……
这种速度,这种变化,启示我们:只有抢抓机遇,才能率先发展;只有跃马扬鞭,才能快人一步。
“狠抓落实”的生动实践
大同的变化,首先是思想上的解放。
经济转型从城市转型破题,产业调整从文化复兴切入。
大同城内曾经零星散落着许多历史文化遗存,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旧城改造工程,让这些遗产遭到破坏。
针对这一状况,2008年年初,大同市做出决定:全面启动古城保护工程,废止“旧城改造”的提法,叫停60多个开发改造项目。
思路一变天地宽,决策一定抓紧干!
最先开工的东城墙恢复工程,在2010年全部完工。目前,四面城墙正在围拢,恢弘的城墙展现在大同市民和游客面前。同时,该市对老城区的建筑也开展了大规模征迁和修缮工作。
发生大变化的,还有与龙门石窟齐名的云冈石窟。
2008年以来,大同市累计投资8亿元整治云冈石窟周边环境。为了再现北魏山塘水殿风貌,该市对景区进行窟檐改造和防渗,又兴建了现代化的数字化陈列馆、演艺中心主题表演场馆。周边环境的不断改善,让云冈石窟景点发展成为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大景区,游客数量增幅明显。
据介绍,大同市委、市政府提出“一线工作法”,即指挥要在一线落实,问题要在一线发现,质量要在一线保证,管理要在一线体验,一流要在一线创造。
“市领导每天都会到各个工程现场督察,所以项目推进速度很快!”该工作人员表示,在大同,晚上当成白天干,雨天当成晴天干,已成为每一个项目建设工地的工作常态。
这个“一线工作法”,说白了就是狠抓落实!这或许就是大同实现“蝶变”的秘诀之一。
“绿色崛起”的坚定信念
干,须讲究方法;转型,须遵循规律。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要求各地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真正走好转型提升之路。
由于土地贫瘠、十年九旱、水土流失、风沙较大等客观因素,在大同搞绿化很难,当地人都有此感受。
但大同人硬是克服了自然条件差等困难,大干、实干、快干、真干,举全市之力进行城市绿化。几个例子足以说明他们生态建设的力度:
大同恢复建设城墙的同时,还围绕城墙建设了环城公园,公园总面积接近160万平方米;
近两年,该市对100多条新建、改扩建道路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道路绿化率超过24%;
大同市利用城市道路改造腾出的空地,建了170多处街头小景点,其中还把原先58.9万平方米的储灰厂拆除,变成了生态秀丽的市民公园……
更令我们感慨的是,他们已经建好的垃圾发电厂,每天能燃烧、利用1000吨生活垃圾!目前,大同市一天约产生生活垃圾800余吨,全部能被这个垃圾发电厂“消化”。
从满目荒凉到郁郁葱葱,从风沙漫天到山川披绿,大同生态建设的速度,令我们这座园林绿化城市也感到汗颜。
打破常规的勇气、高效有力的运作、疾步如飞的速度、绿色崛起的信心,使我们看到了大同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实力和能力。
看到了大同的发展速度,考察团成员加快发展、实干兴洛的劲头更足了。
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
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当务之急就是咬定目标,全力以赴克难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