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2版:文 体
3上一版  
PDF 版PDF版
当代农村题材电影缘何式微
央视“名嘴节目带”开播
《浮城谜事》成最大赢家
下赛季18支球队参赛
中超联赛的春天来了吗?
小贝成足球“吸金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社会影响力大不如前
当代农村题材电影缘何式微
《吴仁宝》海报
《雨中的树》海报
    2012年,随着《雨中的树》《吴仁宝》《咱们是亲人》等影片的公映,久违了的当代农村题材电影又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从《狂流》《李双双》到《喜盈门》《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以农村生活为表现内容的电影都承载着为农民立传的艺术使命。然而,21世纪以来的农村题材电影市场显得冷清了许多,无论是创作数量、创作质量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当代农村题材电影的式微成为不争的事实。

    1 优秀作品越来越少

    农村题材电影式微,首先是创作出了问题。

    这些年的电影创作,对变化着的农村缺乏敏锐的把握,对农村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表现不足。不少创作者习惯以闭门想象和观念演绎代替对农村现实的切肤体验,将观念凌驾于发现和对话之上,缺乏对农村生活及其精神文化的认识与反思,缺乏对农村现实表象背后普遍的民族性和人性的纵深思考。没有了思想的深度和审美的高度,农村题材电影也就失去了艺术的力度。

    造成这种创作现状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人才的流失。

    不少创作者耐不住清贫寂寞,甚至认为拍摄农村题材电影不够时尚和新潮,没有卖点,因而没有前(钱)途,这种“文化自卑”和“文化功利”心态严重影响了农村题材电影的创作与发展。优秀的农村题材电影创作人才纷纷转行或者改拍更热门、更商业化的电影,留下的部分坚守者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艺术生产机制支离破碎。

    浮躁和短视的艺术创作风气正在将农村题材电影推向边缘。不仅电影如此,电视剧创作也是如此。据报道,今年1月进入国家广电总局拍摄制作公示名单的电视剧共97部3234集,而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3部92集,部数和集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9%和2.86%。相对于农村和农民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表现当代农村、当代农民的电视剧总量严重不足。

    2 观影市场严重萎缩

    当代农村题材电影的接受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进入21世纪,多数农村题材电影产销脱节,无人问津者有之,赔本赚吆喝者有之,拿了奖杯即封箱入库者有之,就是很少见到号召力大、影响力持久、市场反响热烈的作品。

    这一方面自然和上述的创作乏力有关,当代农村题材电影长期不出佳作、不出力作,且普遍缺少流行元素、视听效果一般、主题狭隘、艺术手法单一,让观众对此类题材电影失去了观赏期待,目标观众和潜在市场流失;另一方面,放映渠道不畅、中小型影院稀缺、营销传播策略落后等生产环节的“不配合”和外部环境的“不利于”,使得市场进一步萎缩。

    市场格局能够反映更大范围内的文化生态格局,农村题材电影市场萎缩不是孤立的现象和问题,而是农村文化在整个文化市场的弱势地位的一个集中体现。在资本逻辑和市场法则的统领之下,文化市场的农村消费需求和消费主体很大一部分被遮蔽了,农村文化及其消费市场俨然成了一种尴尬的配角和点缀。

    3 不转型,无出路

    当代农村题材电影要想走出困局,根本着力点是内容制作上要出新。

    农村题材电影不该排斥而是要勇于尝试注入当代流行元素,引入富于动感的现代视听理念,尝试加大冲突、悬念和快节奏的叙事比重,探索多样化的风格表现。题材上的差别不该成为艺术形式落后的借口,观众要看的永远都是艺术美的呈现。

    当代农村题材电影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以此来瞄准和开拓市场。农民工是未来最大的潜在观影群体,因而,农村题材电影的传播应着眼于促进农村文化、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健康运行,构建农村社会的新道德和新生活,为留守群体和农民工提供情感和人文关怀。

    农村题材电影不转型没有出路,不超越没有未来。在今天,与其说农村题材电影的繁荣发展是一个艺术生产问题,不如说是沉重的社会文化问题。

    (据《人民日报》3月19日第14版)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