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路在脚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旅游商品:短板亟待变身“增长极”
掷地有声
眼盯市场 补齐短板
河洛回音
北京礼物:京味浓,游客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3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本期话题:旅游商品,怎样为洛阳“代言”】
【一线报告】YIXIAN BAOGAO
旅游商品:短板亟待变身“增长极”
旅游商品吸引力不够,难留游客脚步 记者 鲁博 摄
    核心提示

    去苏杭的人,大多会买些丝绸带回来馈赠亲友;去西安的人,大多会带回“兵马俑”当纪念;到了云南,普洱茶颇受游客青睐。如今,旅游时带回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已成为人们旅游消费习惯。

    近年,来洛旅游的人数持续攀升,但我市旅游商品的开发没有跟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最能拉动消费的旅游商品,却成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

    到处是“宝”,特色商品却难觅

    旅游商品,即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物品,包括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当地土特产等。旅游商品以其鲜明的属地文化符号和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成为游客生活的点缀。

    但是,一个地方充斥着缺乏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大路货”,不仅难以激起游客购买欲望,无形中也会让游客对当地整体旅游文化和氛围感到失望。

    我们洛阳,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留恋之余,武汉游客罗晋超非常想带一件有关白马寺的纪念品送给朋友,但心愿未遂。

    罗先生注意到,在景区外的旅游纪念品销售摊点上,卖的多是铜像、佛珠、饰品等旅游商品。细细观察,这些商品与外地其他旅游景点的并无二致,罗先生不免感到失望。

    在全市很多旅游景区,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洛阳并非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商品。唐三彩、仿古青铜器、澄泥砚等工艺品彰显千年帝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牡丹瓷、牡丹茶、牡丹画、牡丹绢花等与牡丹相关的系列商品不断推陈出新,豫西山珍、上戈苹果、孟津梨、红山樱桃、偃师银条等地方特产琳琅满目……

    据市旅游部门统计,目前,我市已开发唐三彩、牡丹画、竹编等旅游商品10大系列800多个品种,生产企业200多家,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数千名。

    近年,这些旅游商品面临尴尬局面:牡丹瓷、澄泥砚等商品价格较高,动辄上千元,让普通游客望而却步;唐三彩、仿古青铜器等工艺品携带不便,质量参差不齐;竹编、字画、剪纸等纪念品缺乏特色、式样单一……

    在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购”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低的尺度之一,一些发达国家购物消费占到整个产业链的40%,旅游经济主要依靠购物来拉动。从近两年来洛游客旅游消费的情况看,游客在我市购物消费占全部旅游消费支出的比重不足15%。

    四大瓶颈,制约产业整体发展

    有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为何吸引不了游客目光?一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

    旅游商品产业规模小。尽管我市旅游商品有所发展,但旅游商品企业整体存在“小、散、弱”的特点,在全市200多家旅游商品企业中,稍有规模的企业只占一半,其余的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由于技术、体制都是“粗放型”,品种雷同、质量粗糙等缺陷致使产品难以与市场对接。

    本土文化特色不足。“旅游商品是旅游和商品的集合体,以旅游带动商品,用商品提升旅游,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它可以被视为城市的‘形象代言’。”河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仝红星举例说,洛阳尽管名胜古迹很多,却很少看到以著名景点为形象的旅游商品。

    缺少集中展示及出售的场所、推介乏力。旅游商品的含义很广,除了土特产品外,还包含旅游装备、旅游纪念品、工艺品、旅游时尚产品等,虽然我市街头的土特产经营店不少,但集中展示、储存及经营旅游商品的专业场所偏少,使得旅游商品经营长期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游客来了无从选购。

    旅游商品市场较为混乱。我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翟曼红对此感受颇深。她说,洛阳的旅游商品曾有过辉煌,唐三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洛阳的知名特色旅游商品。究其原因,除了当时旅游商品较为稀缺外,更主要的是这些旅游商品具有文化含量高、特色明显、极具收藏价值等特点。看到有利可图,唐三彩的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大部分为家庭式作坊,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方式大都以地摊买卖为主。结果,外地游客不辨真伪,欺诈蒙骗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购买唐三彩的游客越来越少。

    弥补短板,期待变身“增长极”

    如何解决旅游商品这一短板问题?采访中,旅游业人士就我市旅游商品开发提出了不少建议。

    制订旅游纪念品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全市尚未编制旅游商品发展规划,旅游商品的产业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没有明确,不利于旅游商品业做大做强。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开发总体规划,制定鼓励开发旅游商品的有关优惠政策及吸引外商投资开发旅游产品的相关政策。

    突出本土文化内涵,促进商品转型升级。本土特色是旅游商品的生命力所在,突出地方特点,应成为开发旅游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不能盲从趋同,一哄而上,丧失我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树立精品意识,大力开发上档次、系列化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定期举行设计大赛,促进旅游商品的创新升级,拉长旅游商品产业链条。

    搭建商品销售平台。我市各旅游景区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旅游商品专卖店,市区缺少专门的购物街区,不利于旅游商品销售,为游客搭建一个旅游商品购物平台十分重要。我市应在市区设立一些旅游商品购物街,或者开设一些旅游商品店,并在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场所增加销售点,让洛阳旅游商品有更广阔的销售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扩大洛阳旅游商品规模,促进产业进一步做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参与。我市在告别旅游商品“小、弱、散”的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也是关键。应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围绕洛阳旅游市场,推出独具特色、创意新颖的地方名牌和富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旅游商品。令人欣慰的是,眼下,一些企业已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目前,由深圳世为投资集团投入开发的20个品类98种单品的牡丹文化节特许商品已设计完成并投入生产,今年牡丹文化节前就能和大家见面。

    相信在政策给力、市场发力的合力之下,旅游商品这张名片既能宣传洛阳,又能成为洛阳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极”。

    本报记者 戚帅华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