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存较好的老宅院 |
| 热衷剪纸的老艺人 |
| 宅院二层的走廊 |
| 锈迹斑斑的门环 |
| 老宅院外景 |
| 屋檐上精致的砖雕 |
|
农校街位于老城区西南隅,东至南大街,西和仙果市街相接,长221米、宽6米。
老城的街名多与该街发生过的事件和出现的名人、大户、寺庙、建筑、学校及街道所处的位置方向、地貌特征有关。据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特聘撰稿人李健虎介绍,农校街在清代时,因为河南府察院设在此地而名察院街,民国时又因为察院被改为农校而改名为农校东、西街,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农校街。
据李健虎所著的《老洛阳·古址遗迹》一书所载,历史上的河南府察院是河南府第二大衙门,是法纪监督机关和科考之地。该建筑从金代开始到明代,一直设在今东大街一带;至清初,因明代察院被李自成起义军烧毁,故将察院重建在原址之南;清末,洛阳的几个绅士租用清察院创立河南府中等蚕桑学校,民国时清察院又被改为河南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清察院被改为农校街小学。
除察院外,历史上的农校街还曾有一座文昌阁。李健虎介绍,清乾隆初年,街西的一个官宦人家出资在自家府宅东、靠察院附近修建了一座文昌阁和石牌坊。75岁的赵竞生先生从小生活在农校街,据他回忆,文昌阁为两层,横跨在农校街上,行人从门洞中来往,门洞比一辆汽车稍宽,当时以文昌阁为界点,农校街分东、西两街,文昌阁后被毁。
农校街向西至32号路北是一座院子,拱形木门上方有一块青石雕刻的牌子嵌在墙里,上面写着“洛阳市卫生防疫站”。相传该院曾是一位姓董的官宦人家的宅院,后被一位姓张的洛阳富商购买,曾被洛阳市卫生防疫站征用。
该院为一座五间四进大院,占地2000平方米,临街五间、过厅十间、对厦三十六间、上房五间,大院大门在临街房正中,围墙内两侧设便道,大院有花园,颇为壮观。该院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