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贞富 |
| 置驿贡花图 林布(当代) 画 |
|
核心提示
当牡丹在隋唐的洛阳皇家上苑中绽出女神的芳姿,成为冠绝群芳的百花之王后,她收到了多份邀约的香笺。她挥动一下衣衫,在百万洛阳父老的簇拥下,开始了她的芳香之旅。与她随行的还有两个行装,一个是厚重的花谱,一个是洛阳的文化。这趟旅行,她选择了五个城市:长安、开封、杭州、金陵、燕京。
1 长安妃子伴洛花
长安,大唐帝国的西京。一代女皇走后,经过短暂的动乱,她的孙子、生于洛阳长于洛阳的唐玄宗李隆基成为帝国的掌门人。玄宗往来于两京之间,深感西京无牡丹之遗憾。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与寿王李瑁成亲五载的杨玉环离开寿王府,来到骊山华清宫。这位22岁已为人妇的美女改嫁给了56岁的公爹、大唐天子李隆基。同这位风流天子一样,这位美人也喜欢那盛开于洛阳的牡丹。
唐玄宗不想移驾洛阳以观花事,于是决定在骊山建牡丹园,将洛阳的美景移到美人的身边。这需要一个种植牡丹的高手,他选中了洛阳花匠宋单父。
《龙城录》载:“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李隆基将他召至骊山,广植牡丹。
“一枝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谷雨后的第五日,骊山华清宫的牡丹遍开。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一起,摆宴沉香亭,欣赏这一园的瑰丽绚烂,大内总管高力士展纸磨墨,翰林学士李白赋诗助兴,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130余年后,那位咏唱“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攻破了繁华的长安,牡丹成了大兵烧火的上好木柴。长安,好花不再开,仅留人思怀。
2 汴京迎瑞牡丹开
北宋京师东京开封府,有一条通达江、淮的汴河。汴河是隋朝大运河通济渠的主干,是一条人工渠。唐末,汴河之滨的开封府开始兴盛,在五代时取代长安,成为与洛阳并称的二京。在此之前,洛阳与长安并称二京,已达千余年。因为有了这条汴河,东京开封府也被称为汴京。
北宋时,东西二京有发达的漕运,也有槐柳夹荫、平坦宽阔的驿道。洛阳牡丹就这样顺着往东的驿路和运河,来到了开封。此前,洛阳牡丹已有传到开封的个别案例,但大规模的移植是从北宋开国后进行的。
北宋的开国君主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他很幸运,受到了一个高人的点拨,此人是洛阳长寿寺的高僧。牡丹花开时,高僧指花讲佛,洗亮了这个青年的眼睛,他开始仗剑走江湖。成了天子的他,将牡丹视为天下之祥瑞至宝,开始从洛阳大规模引种牡丹。
3 国色天香袭杭州
牡丹在洛阳皇家园林栽培成功后,曾多次引种到江南,但都未成功。正如白居易所说:“归到江南无此花。”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的春天,杭州开元寺方丈惠澄乘舟抵洛阳,在龙门潜溪寺学习洛阳牡丹的种植技术。洛阳寺院中,种植牡丹最多的寺院就是潜溪寺。他在这里住了近一年,到当年年底才带着十余株精心挑选的牡丹乘舟南归。他将牡丹种植在开元寺中精心呵护,次年春天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夏,就是开元寺牡丹培育成功的当年,在长安担任中书舍人的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春日,听闻开元寺有牡丹绽放,白居易很高兴,于是购得几株栽在自己的居所虚白堂前,并赋诗道:“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虚白堂牡丹长势良好,杭州民众也效仿白居易开始栽植牡丹,杭州牡丹由此兴盛。
北宋灭亡后,南宋立国于杭州。这时,杭州牡丹已很兴盛,春天的花事犹如洛阳。陈与义,一个南迁的洛阳诗人,在《牡丹》诗中写道:“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金人入侵,中原沦陷,诗人默默伫立在春风之中,注视着故乡的名花,几多遗恨,几多愁思,只能对花说。
4 富贵花开金陵城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后唐在都城洛阳开科取士,共分三场,考经、策论、诗。年仅22岁的洛阳才子韩熙载,凭着对五经的娴熟、策论的高妙和一首咏牡丹的古体诗考中进士。他出生于洛阳的官宦世家,他家有开满牡丹的宏大宅院。
三年后,后唐发生变乱,后唐庄宗被弑,大将李嗣源皇袍加身,是为后唐明宗,明宗诛杀韩熙载的父亲韩光嗣等大臣多人。在翰林院供职的韩熙载一面上表谢罪,一面与家人制订南逃计划。当年十月,韩熙载与家人伪装成来洛阳买牡丹种苗的商贾,凭着伪造的文牒,驾船潜逃,到达吴国重镇金陵,在这里以种花为业。
十年后,吴国大臣李昪篡权称帝,建立南唐政权,定都金陵,韩熙载入朝为官,牡丹也进入南唐宫廷。
南唐后主李煜,喜对花咏词。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三月,宋军已兵临金陵城下,这位风流天子正带着他的众多佳丽,在牡丹花丛前品评着魏紫、姚黄。宋将曹彬攻克金陵,后主被押往汴京。南唐虽亡,金陵的牡丹却岁岁花开。
5 燕京开遍洛阳花
燕京,辽、金的都城,元朝称大都,明成祖以后称北京。洛阳牡丹进入燕京是在五代后晋时期。
后唐末年,大将石敬瑭向契丹(辽)称臣、儿皇帝,借契丹之力攻陷洛阳,建立后晋政权。石敬瑭为答谢他的“父皇”,岁岁进贡,贡品有银两粟帛、中原佳丽,也有娇艳的洛阳牡丹。于是,燕京的皇宫中有了牡丹,也有远离故土对花流泪的美人。
《辽史·圣宗本纪》记载:统和五年(公元987年)三月,辽圣宗“幸长春宫赏花钓鱼,以牡丹遍赐近臣,欢宴累月”。明《北京考》说,长春宫既是皇家园林,也是皇上行宫。这处皇家园林金元沿用,牡丹从这里走向燕京皇城内外。
明代,北京牡丹在辽金元基础上走向兴盛。不仅“金殿内外尽植牡丹”,而且越出宫苑,当时很多私宅中都种植有牡丹。最著名的私家牡丹园有李园、梁园、惠安园,寺院牡丹园最著名的是极乐寺牡丹园。成化年间,燕京极乐寺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匾额系成亲王所书,这说明牡丹在人们心目中已是国花。
清代,北京牡丹愈加兴盛,主要栽培在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中。1903年慈禧亲敕牡丹为国花,并下令在颐和园建国花台,还命人将“国花台”三字刻于墙面上。
伊洛传芳入五京,里边有太多的故事让人追寻,六大古都均有责任好好传承这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