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初盛于隋、唐,北宋出现“高潮”。
在唐代贞观、开元年间,达官贵人开馆列第于洛阳者,号千有余邸,“足以穷人世之技巧,竭山海之蓄藏”。宋李格非写《洛阳名园记》一书,记述了北宋时洛阳著名园林的情况,其中有吕蒙正的吕文穆园、富弼的富郑公园、文彦博的潞公东庄、司马光的独乐园等。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但是,那些名园与劳动人民,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当时牡丹究竟是大众花呢,还是富贵花呢?据文字记载,当魏家园中的“魏紫”开花时,参观者每人每次收费五千钱。五千钱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呀!可见,牡丹当时只是富贵人家的奢侈品。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洛阳生活了18年,写了不少牡丹诗,其《买花》一诗,耐人寻味。他一方面描绘了“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的盛况,同时又谴责那是“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原因是“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牡丹的价钱那么贵,普通人买得起吗?
北宋时京都在开封,牡丹花开时,洛阳的官吏派人给朝廷送花,一天一夜便到了,令人不胜惊叹。“两京相去五百里,几日驰来足何捷”,宫廷皇室喜爱牡丹,不惜五百里快骑差人送花。
历史上著名的育花人和花工,都是劳动者,但花实际上为皇室宫廷、达官贵人、豪门富户所占有。那时的牡丹花是富贵花。
如今,在洛阳,除了各牡丹园内的花外,城市区主干道花坛内也广植牡丹。除市区及邙山上,嵩县、栾川县的高山牡丹园每年接待的游客也数以万计。更让广大市民兴奋的是,洛阳正在向“满城尽是牡丹花”的目标迈进,牡丹成为大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