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洛阳)国际牡丹高峰论坛今日正式开幕,作为我国首个国际级的牡丹高峰论坛首度“花开”我市,源于我市在牡丹种植栽培、牡丹文化传承、牡丹观赏中心建设、牡丹科技发展以及牡丹深加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牡丹栽培,自古结缘洛阳
我市在我国牡丹栽培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洛阳牡丹甲天下》一书记载,洛阳牡丹兴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我市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牡丹乃至世界牡丹的原生地、适生地、发祥地和传播地。
在牡丹原始野生种方面,在目前已考察探明的9个中国牡丹原始野生种中,有4个分布在河南省伏牛山南北麓及济源的王屋山,我市的嵩县、栾川、新安、宜阳、洛宁、汝阳等县为野生牡丹的集中分布区域,分布有“杨山牡丹”“紫斑牡丹”“矮牡丹”等。
洛阳牡丹,历史文化悠久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是每年牡丹花开时,洛城独有的民风花俗。
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写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据他记载,当时洛阳有黄芍药、绯桃、瑞莲等优良花木,但洛阳人并不感兴趣,称其为“果子花”,对牡丹却单称一个“花”字,其意思是“天下真花独牡丹”。
牡丹文化除了彰显在洛阳的民风花俗中,还融入民间艺术中。早在东汉时期,墓葬中的陶器上,就有牡丹的抽象图案。1964年8月5日,当时的国家邮电部发行了一套牡丹特种邮票,其中5枚邮票上的牡丹图样即出自洛阳的传统品种。
牡丹观赏园,吸引游客聚洛城
市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共接待游客1770.17万人次,2012年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接待游客人数创新高,达1965万人次。
目前,我市市区共有国家牡丹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等牡丹观赏园12个,部分观赏园建有四季牡丹展馆,通过花控技术,实现全年赏花;南部山区建有嵩县白云山牡丹园、栾川鸡冠洞牡丹园等牡丹观赏园4个,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牡丹花沿“城市区——城市郊区——南部山区”的路线依次盛开。
技术领先,带动牡丹生产
“我市在牡丹研究方面,可谓是我国乃至世界牡丹的科研中心。”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洛阳牡丹共栽培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60余个品种。
近年来,“洛阳牡丹地理标志”得到注册保护;洛阳牡丹种苗和盆花质量标准已作为河南省级标准颁布;我市南部山区建有国家牡丹芍药迁地保护基地,成为世界唯一一个牡丹野生品种迁地保护中心;我市拥有国家牡丹基因库、国家级牡丹种资源鉴定及检疫重点实验室、牡丹研究院和牡丹产业化研究中心等,为牡丹的发展提供了科研技术力量保障;近两年,我市还积极开展牡丹航天育种,探索、培育牡丹优良品种。
先进的牡丹科研技术带动了我市牡丹生产,截至2012年年底,我市已建成牡丹催花基地、盆养牡丹基地、牡丹嫁接苗繁育基地100余个,年产牡丹盆花100万盆,年销牡丹100万余株,洛阳牡丹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日本、法国、美国等20余个国家。
牡丹深加工,牡丹产业新增长极
2011年,我市围绕“牡丹为媒”打造牡丹花都的总体要求,用3年时间,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绿化美化中合理增植牡丹80万株,实现“满城尽是牡丹花”。截至目前,我市牡丹种植面积已有11万亩左右。
大规模发展牡丹种植,为牡丹深加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建设的“牡丹花都产业示范园”连片种植牡丹1.6万亩,成为集牡丹切花生产、反季节盆花生产、牡丹观赏、深加工和牡丹交易市场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聚区。其中,1000亩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正在筹建,保证3年内把该示范园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牡丹产业龙头和牡丹花卉交易物流中心。目前,全市开发出的牡丹深加工产品已达20余种100余个,包括牡丹红茶、牡丹食品、牡丹籽油、牡丹精油、牡丹饮品、牡丹化妆品等。
在牡丹产业的营销方面,今年3月,我市建成“牡丹花都特产专卖场”,打造统一的牡丹产品营销品牌,经营范围包括牡丹深加工产品、牡丹文化产品、牡丹工艺品和洛阳名优特产等4大类400余个品种。
本报记者 赵佳 通讯员 韩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