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混在黑道
卢校长不在,刘备当然是大玩特玩,还玩出了档次、玩出了花样、玩出了精彩——搞帮派。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对刘备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个人叫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珪,来自比涿郡更为偏远的辽西郡。他的家世很好,是郡守级的家族,标准的官二代。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母亲出身卑贱(估计是小妾),连带影响他的身份,使他只能当个州郡小吏。
但公孙瓒本身是个非常出色的人物,人长得英俊潇洒,声音洪亮有力,记忆力超强,反应特别快。郡守相当欣赏,便将女儿嫁给了他,使他身价倍增,也有机会来卢植这里留学镀金。
刘备第一次见这样一位出色的大哥,深深为之着迷。公孙瓒也很喜欢这个闷骚型的小弟,两人便走得很近。好景不长,没多久公孙瓒便回辽西当官去了,不过两人这段非同寻常的关系,成为之后刘备出道的重要基础。这是后话。
几年之后,刘备已经长大成人,按理说他不爱读书也该找个正经差事做做,毕竟家族人脉广,在地方上人头熟,不怕失业。可这位老兄却选择了一个不算正经但在当时还算比较有前途的工作——成立帮派。
刘备长得够高大,相貌够特别,虽然不爱讲话,但会做人,喜欢和一些小流氓——史书上通常采用比较好听的叫法——豪侠来往,以他的个人魅力,一下子便吸引了涿郡附近的“少年豪侠”争相投靠。
其实,这在当时也不算什么太特别的事,时逢乱世,盗贼蜂起,在政府极其不作为的情况下,组成帮派自卫也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许多三国名人名将都是帮派首脑出身,如曹魏名将曹仁、许褚等。
刘备成立帮派(以下简称“玄德会”)后,所招募的豪侠中,留下名字的有三个人:关羽、张飞和耿雍。
张飞和耿雍都是涿郡本地人。耿雍性格古怪但反应敏捷,因为口音常被人误以为姓“简”,后来便索性改成简雍了。
关羽则来自并州河东郡,因为犯了法(罗贯中先生的解释是:杀人),所以千里迢迢逃到涿郡,也被吸收进“玄德会”。
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备的成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至少在运气上就占了很大便宜。谁会想到在那么个偏远的地方一插旗,竟会招来当世名将,且一招就是俩!
就在关、张、简三人加入不久,经常于涿郡贩马的中山国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对刘备“见而异之”,于是就主动出钱赞助其搞帮派活动。
就这样,“玄德会”逐渐壮大起来。
不过,刘备并不是个单纯的人,他不打算一辈子只当个小混混,即便是当,也要当混混中的霸主。
于是,二十来岁的刘备开始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我该怎么运用手中的资源为自己创造未来呢?
8 父
汉字身世小档案
■ “父”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会意字,右边是一只手,左边是一根棍子,右手持棒,教子女守规矩。
■ 父亲的朋友称“父执”。
■ “父”也可作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
甲骨文 |
|
金文 |
|
小篆 |
父,甲骨文字形是一个会意字,右边是一只手,左边是一根棍子,右手持棒,教子女守规矩;金文字形,这只手把棒子举得更高了;小篆字形、楷体字形变形得很厉害。
《说文解字》:“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礼记·学记》规定:“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是山楸木,“楚”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用这两种树的枝干制成杖,以对付那些不好好学习的顽童。后来“夏楚”连用,泛指用棍棒进行体罚,主要用于未成年人。夏楚就是家长举的那根杖,而举杖的家长就是父亲。这是“父”的本义。
不过,郭沫若先生认为“父”是“斧”的初字,手持的不是棒子,而是石斧。石器时代,男子手持石斧进行操作,因此称父亲为“父”。
古代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父子关系因而成为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为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检举了自己的父亲。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跟这个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种行为之中了。
古代社会的父子关系还深刻地体现在血亲复仇之中。《礼记·曲礼上》写道:“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父仇不能头顶同一片天空;杀兄弟之仇则要随身携带兵器,见到仇人径直杀掉,不需再回家取兵器;杀朋友之仇,不能跟仇人共处一个国家之内。
《春秋公羊传·定公》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意思是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可以复仇;如果父亲有罪被杀,儿子为父亲复仇就会形成“推刃之道”,即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后者不被赞赏。
由“父”的本义可以引申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比如姜太公被周武王尊称为“尚父”,管仲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孔子被鲁哀公尊称为“尼父”,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
父亲的朋友称“父执”。《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