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情预报员沈改霞认真记录牡丹生长情况 |
|
“今日牡丹花情”每天都会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商报》等媒体上与读者见面,为大家提供赏花指引。花情预报的前期信息搜集过程,离不开各公园技术人员的辛勤调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花情预报员沈改霞,便是其中的一员。
一天大多时间在牡丹园中度过
9日中午,记者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见到沈改霞时,她刚刚吃完午饭,正在匆匆赶往牡丹园的路上。
到了牡丹文化节,每日提供该园的花情信息,成为她的中心工作。每天7点半,她便游走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的每个牡丹园,搜集花情信息,仔细记录每片牡丹花田的开花情况。上午10点,她将资料汇总后上传至市园林局。
“公园30多万平方米牡丹园1200个品种的牡丹开花情况,需要我每天都去巡视和记录。”沈改霞自豪地说。
牡丹文化节期间,从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沈改霞中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剩余时间是在巡视中度过的。
像沈改霞这样的花情预报员在我市各公园还有很多。牡丹文化节期间,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等公园的技术人员不辞辛劳地搜集花情信息,并上报至市园林局。市园林局收到信息后,需要再前往各公园巡视,确保花情信息准确无误,然后经市里批准后通过媒体向外发布。
点滴积累让她成为最懂牡丹的人
预报花情不仅是辛苦活儿,还是技术活儿,需要预报员有丰富的园林经验,深谙牡丹的“个性”和“脾气”。2007年,沈改霞干起了花情预报工作。
慢慢地,沈改霞逐渐摸索出不同品种、不同花型牡丹的“脾气”。“单瓣型牡丹只要显色,温度适宜的话,当天即可开花;但是黄冠型牡丹不同,即便露出花瓣,也要过几天才能绽放。”她说。
这两年,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不断引进新品种,给沈改霞的花情预报工作陡增了不少挑战。“现在,全园1200个牡丹品种的习性,虽不敢说全部掌握,但是起码可以做到每个品种略知一二了。”她说。
本报见习记者 张锐鑫 通讯员 张占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