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汝阳县转变工作方法,创新后进村整顿联建模式,推进工作重心下移,通过富民产业、项目建设、部门联建、典型引领“四带动”,使一批批后进村实现了由“后进”到“先进”的转身。
产业带动富群众
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后进村,该县通过产业带动,促进后进村经济发展。
该县城关镇张河村属典型的丘陵地,适宜种植耐旱作物。该村以汝阳县金涛红薯合作社为依托,积极探索红薯、烟叶等经济作物规模化发展路子。如今,该村成为全省红薯新品种试验基地,红薯和烟叶已成为张河村叫得响的两张名片;靳村乡双寺村动员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全村85%以上的农户仅靠食用菌种植一项,年增收入8万元至12万元。
据初步统计,在第五批后进村整顿中,该县17个后进村共确定种植、养殖等富民产业39个,可为群众创收近5000万元。
项目带动惠民生
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后进村,该县与世行贷款、扶贫开发等项目结合,以项目建设惠及后进村群众。
该县王坪乡孤石村288户村民分散在28个自然村,出行不便。村“两委”多方争取世行贷款41.7万元,实现了农村水泥路“户户通”;三屯镇下河村在后进村整顿联建单位的帮助下,投资120万元的跨马兰河大桥工程得以实施。
联建带动激活力
为使整顿工作更见实效,汝阳县创新建立组工干部、第一书记、法官村长、信访专员、县派督导组、群众监督员加非公企业的联建模式,对后进村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帮扶联建。
该县水利局投资30多万元启动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王坪乡孤石村村民组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县旅游局引进“恐龙谷漂流”旅游开发项目,为靳村乡双寺村带来发展机遇。
在第五批后进村整顿中,该县联建单位共投资或争取投资近千万元,实施惠民工程31个,修建乡村道路71.2公里,实施吃水工程6个,修建桥7座,有效改善了后进村基础设施条件。
典型带动树正气
在后进村整顿中,各乡镇党委按标准选树“领航型、科技型、贴心型、创业型、精干型”村党支部书记,引领各村科学发展。
柏树乡柏树村投资50万元对村办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新增挂面生产线一条,产品年销售额150余万元,解决了该村40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蔡店乡老庄村党支部书记邓虎正带领村组干部铺设管道2000多米,从附近水库引水入村,解决了村里人畜吃水问题。
与此同时,“五星三评一挂牌”评比竞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全县比、学、赶、帮、超,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带动了一个个后进村发展。
(程俊杰 侯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