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旅游时代,作为满足游客购物需要的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大“金矿”。
发展旅游,让客人将什么样的“洛阳礼物”带回家?4月召开的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特别下大力气补齐洛阳旅游纪念品这块“短板”,充分挖掘旅游购物消费的巨大潜力。为此,要立足市场定位,借助现代工艺,运用科技手段,融入时尚元素,激发文化创意,精心设计开发一批特色鲜明、题材丰富、类型多样、便捷实用、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纪念品,让既有洛阳特色又有工艺价值的旅游商品走俏市场、走向世界,让每一位游客在洛阳都能够开心游玩、愉快购物、满载而归。
“小散乱”现状亟待改变
外出旅游,带上一两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留作纪念或赠送亲朋,是很多游客的选择。那么,我市旅游纪念品市场能否让外地游客开心而来、满载而归?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山东游客李晓薇携子来洛赏花,这已是她第四次来洛旅游。在参观完景点后,她突然为带什么礼物回去犯了愁:除了已带过的仿古青铜器、洛阳唐三彩、牡丹饼等,似乎已没有什么“新产品”可带,最后只好带着遗憾离开。
李晓薇女士的遗憾,反映出目前我市旅游商品市场存在的“短板”。
市旅游商品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初步形成文物古玩、三彩艺术、青铜器、工艺美术、文化创意、节会会展等6大类文化产业,开发出牡丹画、唐三彩、青铜器、澄泥砚、竹编和手工织布等工艺品10大系列800多个品种,形成旅游商品市场20余个,专门从事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的工艺美术大师10余名,旅游商品市场初具规模。
然而,由于资源分散、集聚发展不够等原因,我市旅游商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小”,旅游商品市场潜力大但产业规模小,家庭作坊式经营方式还很普遍;二是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在产品结构中,重工艺品开发,轻旅游纪念品、土特产、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开发;三是旅游购物市场较为混乱。
走品牌化之路,叫响“洛阳礼物”
如何打破桎梏,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全市旅游产业大发展动员大会给出了答案:立足市场定位,叫响“洛阳礼物”,让“洛阳礼物”代言洛阳。
叫响“洛阳礼物”,应走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魏立峰认为,传统工艺品产业是我市旅游商品市场的“主心骨”,为持续发挥传统工艺品的“主心骨”作用,应积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同时,积极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传统工艺品产业集聚发展。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席升阳建议,为激活传统工艺品产业,可借助现代工艺,融入时尚元素,激发文化创意,让传统文化产业“老树发新芽”。为此,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开发出一批特色鲜明、便捷实用的旅游纪念品。
叫响“洛阳礼物”,还应在“特”字上做文章。魏立峰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洛阳旅游产业最大的“资本”,开发旅游纪念品,应紧紧依托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他建议,可加大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力度,鼓励更多企业开发、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同时,各文化企业也应积极从文化资源中找寻创作灵感,开发出具有洛阳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只有具有十足‘洛阳味’的旅游纪念品才能被游客所接受。”市旅游商品协会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在开发旅游商品时,可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鼓励各方面人才积极参与旅游商品研发,开发新特旅游商品。
建设集散中心,实现“一站式”购物
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购”是弹性最大的一种支出。因此,旅游商品板块既是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是衡量旅游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魏立峰建议,应尽快编制出台全市旅游商品发展规划,从宏观上、战略上、方向上,对开发旅游商品做出规划,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目标,出台旅游商品优惠扶持政策等,扶持旅游商品业做大做强。
“为方便游客选购特色旅游商品,应加快建设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市旅游商品协会有关负责人建议,通过打造“一站式”购物平台,加强企业与市场的密切联系,带动洛阳旅游商品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促进我市旅游商品市场有序运转,还应着力构建以旅游商品销售平台为核心的市场运作机制。有关部门应将旅游商品市场建设纳入城市规划、景区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将旅游商品市场建设与城市开发、景区建设、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同步进行,完善服务游客购物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