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0版:宜阳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绘乡村新美景 铺小康福民路
读 家
新书快讯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5 月 16 日 星期    【打印】  
绘乡村新美景 铺小康福民路
——宜阳县扶贫工作纪实
搬迁扶贫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而兴建的宜阳灵山新村 田义伟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宜阳县通过实施搬迁扶贫、整村推进扶贫、创新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扶贫,新建搬迁安置点28个,搬迁1038户4467人;先后建成万亩蔬菜示范区、黑杂粮种植基地、现代化畜牧养殖基地等产业化扶贫项目,使全县48%的贫困农户直接从中受益,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针对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民收入偏低的情况,宜阳县坚持解决温饱与抑制返贫并重,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搬迁、整村推进、创新产业和劳动力培训等扶贫工作,有效改善了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荣获“河南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洛阳市新时期十年扶贫培训工作先进县”等称号。

    搬迁扶贫

    “迁”出幸福新生活

    白墙黛瓦的豫西风格民居,彩电、沙发、空调等一应俱全……住在即将建成的灵山风景区旁,还在附近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农民柳其彪觉得很幸福。

    “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不仅是搬迁户的愿望,也是宜阳县搬迁扶贫的目标。近年来,该县坚定不移地把异地扶贫搬迁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工作来抓,牢牢把握“干部是关键、群众为主体、产业做核心、机制来保障”的指导方针,在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建设移民新村、城镇安置、小村并大村、自主分散迁移、梯次搬迁等形式,实施搬迁扶贫工作;统筹兼顾,稳定提高搬迁水平,认真解决搬迁扶贫的资金投入、建设用地、部门协作等瓶颈问题,不断推进搬迁扶贫工作顺利进行。

    该县采取搬迁扶贫与总体规划、城镇化建设、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等方式,在搬迁中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突出重点推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截至今年3月底,全县新建搬迁安置点28个,先后有1038户4467人告别了小山村、土窑洞和危漏房,搬到中心村和城镇,住上了新房。

    整村推进扶贫

    “推”出靓丽新农村

    香鹿山镇东韩村昔日是一个脏、乱、差的贫困村,自2011年以来,宜阳县整合扶贫、交通、水利和通信等部门资金打捆使用,将东韩村建成花园式小区。村党支书陈仁杰自豪地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后,路通了、水清了、村美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令人心情愉悦。”

    东韩村的幸福变化,是宜阳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的一个缩影。该县在整村推进资金使用上一改过去扶持重点不突出、资金分散使用的情况,确立了“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整合资金原则,引导一切可用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捆绑集中投入,加大对重点村、贫困户的帮扶力度,为全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该县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中,注重夯实贫困村基础设施,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集中力量着力抓好重点贫困村的安居、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乡村道路、通电等工程建设。几年来,全县共整修乡、村组道路472公里;架设低压线路5.6公里;修建校舍2.1万平方米;新建沼气池3730座、连锁超市35个;解决6800户贫困户的饮水难问题;建成了集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38个。通过项目实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变化,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创新产业扶贫

    “铲”平农民致富路

    “产业帮扶农民致富的路子就是好啊,我的大棚种植礼品小西瓜和西红柿、芹菜等蔬菜水果,一年能收入2万余元。”提到创新产业扶贫项目,莲庄镇的大棚蔬菜种植户许聚仓高兴地说。

    近年来,宜阳县以促进贫困农户增收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项目为载体,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由“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在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该县围绕贫困农户“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扶贫工作队能帮他们“做什么”来制定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产业项目和帮扶措施,探索形成了“市场+合作社+农户”与“市场+龙头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

    该县实现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确保扶贫产业项目开发一处、成功一处、受益一处。目前,该县在133个贫困村已初步建成了烟叶、蔬菜、花生、核桃、黑杂粮、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牧养殖等扶贫产业基地,形成了以线带片、以片带村的产业扶贫开发模式。

    2012年,全县种植烟叶10万亩,收购烟叶853万公斤,烟叶亩均收入超过3000元,烟农收益创该县植烟36年来最高水平;发展9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年产蔬菜58万吨,花生总产8万吨,发展核桃种植基地1.8万亩,建设花卉苗木基地8400亩;先后建成了民正牧业、董大牧业、东汉禽业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组成利益共同体,培育发展农民养殖专业户1.1万户。

    劳动力培训扶贫

    “培”出脱贫新技能

    大棚西红柿怎么种?在韩城镇的蔬菜种植大棚里,宜阳县华富商学院的郝建海老师正耐心地为种植户讲解大棚西红柿的种植技术。

    为提高贫困农户的脱贫技能和综合素质,宜阳县有关部门结合劳动市场所需,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建立劳动技能培训机制,与农业、畜牧、科技、妇联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不定期地在贫困村开办科技知识培训班,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工作。

    该县还针对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布结构,着力抓好华富商学院、宜阳技工学校两个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台建设,使劳动技能的培训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科学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几年来,宜阳县共投入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318.8万元,完成7250人的专业技能培训和1.7万人的引导性培训,实现转移就业2.3万人,连续三年被国家确定为“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

    (仝少飞 李宏军)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