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6年,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引发关注
(资料图片) |
|
1987年,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队员在约古宗列曲 |
|
1987年,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队员在漂流中 |
|
2013年5月19日,余非登顶珠峰
(资料图片) | |
自强不息,不畏险阻,敢于挑战,勇于追梦。
洛阳人,从来不缺乏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和行动。
在余非成功登顶珠峰之际,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年我们洛阳人用生命、意志、信念和勇气完成的一个个壮举;我们心生感动,一种精神在河洛大地传承……
青春梦想
他们用生命谱写草根史诗
■自信自励勇漂长江
1985年,当美国激流探险家肯·沃伦买下我国长江首漂权、准备漂流长江的消息传出之后,许多热血青年坐不住了。
当得知中美联合漂流队将于1986年6月开始漂流时,洛阳青年郎保洛、王茂军、雷建生、张军、杨红林、孙志岭、李勤建和霍学义8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并于1986年5月27日加入漂流行列。
后来,这支增加到17人的队伍成为当年长江漂流探险活动队伍中最耀眼的一支。他们闯过金沙江,穿越虎跳峡,终于在同年11月抵达上海吴淞军港码头,完成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无动力漂浮器材征服6300多公里长江全程的壮举。但洛阳漂流队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杨红林、张军、孙志岭、雷志(云南籍)4条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滚滚长江中。
■再接再厉完成黄漂
如果说长江漂流是被动、仓促的,那么黄河漂流则属于民间自发行为。1987年,以原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部分队员为主力的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成立,他们决定一鼓作气完成黄河漂流。同年4月底和5月月初,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的两个支队分别从黄河的两个源头——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出发。
洛阳的黄漂队员们战胜了严酷的高原气候、险峻的拉加峡,用普通敞开式橡皮船突破壶口瀑布,于当年9月25日胜利完成黄河漂流。在漂流拉加峡的过程中,朱红军、郎保洛、张宁生、雷建生4位洛阳青年不幸遇难。
在此次黄河漂流过程中,洛阳队员们不但对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进行细致考察,还留下了宝贵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挑战极限筹备新科考
2007年,为了挑战极限、增强国人信心,由当年的洛阳黄漂队主力成员倡议,一群有志于探险漂流事业的洛阳人积极筹划雅鲁藏布江的全程漂流,并对沿岸人文、自然环境进行科学考察。
2008年,中国洛阳雅鲁藏布江科考漂流探险活动正式在洛阳启动。雅鲁藏布江有三大世界之最——落差最大、海拔最高、峡谷最长,至今未能有一个国家的漂流队完整漂流该江。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我市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正在筹备资金、制订方案、选拔队员。
精神力量
他们用行动激励人们奋进
河洛儿女自古就有不畏艰难、探索自然的精神。日前,记者联系采访了当年亲历长漂、黄漂等漂流活动的袁世俊、郝景川、王少天等人。当他们谈起往事时,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能强烈感受到那永不消退的激情与梦想。
■“当初漂流,就是为了争一口气”
1日下午,重提黄漂,快要退休的郝景川一时语塞。或许,那次有些沉重的经历,令他终生难忘。
“当洛阳青年进行长江漂流时,我们就想着应该一鼓作气再完成黄河漂流,这样就能彻底掐断了外国人征服中国大江大河的念想。”郝景川说,那时候大家都没有探险、挑战极限的概念,首先想到的就是要争一口气,就是捍卫民族尊严。
于是,长江漂流尚未结束,郝景川他们就开始筹划黄河漂流。
和郝景川一样,王少天也是黄河漂流的发起者之一。他说,1986年10月,去长江漂流的勇士还没返回,他们就前往青海省玛多县进行实地考察,成立了中国洛阳黄河科学考察漂流队,并开始积极筹备漂流物资。
次年4月,中国洛阳黄河科学考察漂流队更名为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队员们从郑州出发,乘坐火车前往青海省。
此时,王少天正在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家橡胶厂,监制漂流队的最后一批物资。“1987年5月下旬,我带着物资赶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与完成河源地区漂流探险的队友们会合,加入到黄河漂流的队伍中。”王少天说。
20位洛阳青年,踏上了挑战极限的行程。
■“不畏牺牲、追求梦想,这是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
“黄河万里哟有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哟有九百九十个滩,九百九十个滩哟有九千九百个难,九千九百个难哟有一个胆……”
从这首信天游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黄河漂流的凶险与艰难。
“与长江漂流相比,黄河漂流的危险在于很多河段河道狭窄,礁石暗藏,水流急且水温很低。”郝景川说,尤其是堰塞湖湖口,极具挑战性。
他回忆,位于青海省的拉加峡,是黄河中最惊险的一段。他们当初打算两三天完成漂流,为防万一,特意带了5天的干粮。
“没想到一进入拉加峡,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郝景川说,隔不远就有一个堰塞湖,每次过堰塞湖十有八九会翻船;5天过去了,连拉加峡的1/3都没漂完,漂到第10天时已经翻了6次船。
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在第8次翻船时,包括郎保洛、雷建生在内的4位队员,不幸遇难。
在黄河漂流中,负责后勤供应的王少天,同样遇到很多挑战。“黄河沿岸道路崎岖,运送补给物资难度很大,一不留神就会连人带物一起跌入河中”。
在完成了松巴峡的漂流之后,漂流队员们分别开始对黄河沿岸的风土人情进行考察。他们用文字、照片等记录了黄河沿岸的人文、自然风貌。他们这次考察的成果,为后来《黄河文化百科全书》的编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过这次生死考验后,郝景川、王少天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感悟。在他们看来,黄河漂流的社会意义远大于探险意义。“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都渴望走出去。我们的探险活动激发了人们探索、追求的激情,这种时代精神应该永不褪色、与时俱进。”王少天说。
■“漂流精神是洛阳人敢为天下先的代表精神之一”
时间又到了2007年,在完成黄漂20年后,中国洛阳雅鲁藏布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成立,王少天任队长,挑战世界上最险恶大江的科学考察漂流探险活动正式启动。随后,王少天等人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出发,对中国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
这次考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雅鲁藏布江流域落差极大,河道礁石、瀑布很多,如果进行雅鲁藏布江漂流探险,将会比长江漂流和黄河漂流更加困难,在技术上要求更高。
但这并不表示雅鲁藏布江漂流没有可行性。王少天等人经过仔细研究,确定了特殊船只设计、特殊地段通讯、特殊状况救援和补给等方案。
“漂流精神是洛阳人敢为天下先的代表精神之一,我们将不断传承这种精神,继续努力创造条件,为完成世界上难度最大的雅鲁藏布江全程漂流而继续奋斗。”王少天说。
如今的郝景川,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漂流,但他依旧在市二十六中从事教学工作。这所学校,曾是他和雷建生并肩战斗过的地方。
为纪念雷建生等牺牲的战友,他们在龙门西山的一个陵园内建了一座雕像。在2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底座上,镌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洒脱遒劲的题字:“黄河之子”。
每年“6·19”这个日子,幸存的长漂队、黄漂队队员都要到此扫墓;队长袁世俊都会带领当年的队友,从孟津黄河大桥处乘船,顺黄河而下从洛阳漂到郑州,以此寄托他们的哀思。
如今,距当年举国振奋的漂流活动已过去26年了。时间带走了当年漂流探险者的青春,却没有带走他们的精神。
时光如梭,冲不走这些荡气回肠的豪情;岁月荏苒,剪不断这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种力量,也在一代代洛阳人手中传递,汇聚成新时代的洛阳精神。
本报记者 李东慧 见习记者 郭秩铭
敢于有梦 勇于追梦
勤于圆梦
如果说余非的逐梦让我们领略到一个洛阳汉子的“勇敢而坚强”,那么,对长漂、黄漂的回忆则告诉我们,洛阳从来就是个敢于追梦、英雄辈出、自强不息的城市。
从余非登顶珠峰,到“那些年,洛阳人完成的壮举”,让我们再次思索梦想对于一个人、一座城市,究竟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站在这个角度,追逐梦想的人何其有幸!在浮躁和喧嚣中独守心灵的宁静,为着既定的目标孜孜以求,因为让人感动的坚守、坚持、坚忍,即便是在逐梦征程中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甚至狼狈不堪,也有着别样的精彩和美丽。
站在这个角度,追逐梦想的城市何其有幸!688万河洛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古都复兴、文明强盛的洛阳梦披荆斩棘、执着向前,“千军万马战犹酣”,何等波澜壮阔,何等鼓舞人心,更加激发了我们心中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但“敢于有梦”,还要“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和这个城市都需要的,正是这种“一约既定,万山无阻”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正如张靓颖歌中所唱:“我相信梦想就是最好的信仰,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当。”
“终于登上魂牵梦萦的地方,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天堂。”余非说。
“我们的探险活动,激发了人们探索、追求的激情,这种时代精神应该永不褪色、与时俱进。”王少天说。
“脚踏实地,坚韧不拨,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松劲,努力攀登事业的顶峰。”网友“COLE”说。
您呢?您会怎么说?
对话余非:男人,需要无所畏惧精神
■记者:你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便成功登顶,有什么秘诀吗?
余非:秘诀谈不上,不过倒是有些个人感受。
一是个人体力要充沛。由于我有常年户外探险的经历,因此体能比较符合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要求。
二是登山团队队员之间的信任很重要。登山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险情,队员要相互关爱。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一同登上珠穆朗玛峰。
另外,登山团队这次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除了登山前对天气情况进行了周密分析,我们专门利用一天时间进行登山拉练,让身体提前适应周围环境。
■记者:在你的QQ空间里,记录了不少以前探险的经历,你什么时候开始从事这种极限运动的?又为什么如此着迷?
余非: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喜欢旅行。那时物质条件不丰富,周日,自己带着简单的食物、水壶和全套的修车工具,骑着自行车到洛阳市周边的山区游玩,感觉在大自然里很舒心,可能从那时已经逐渐形成亲近自然的习惯。不过,我真正开始到各地探险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当时我在我市一家银行做保卫工作,每次值班之后可以换休。于是,我与同事商量好,平时不休息,攒够一周或10天时间,就一个人到各地的大山中徜徉,去得最多的是我省与山西或陕西交界的山区。
这些年,我驾驶越野车穿越过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徒步探险西藏雅鲁藏布江无人区,先后两次徒步和驾车进入西藏墨脱地区,登顶新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记者:你是第一个征服珠峰的洛阳人,也是迄今为止成功登顶珠峰的第七个河南人。这次成功登上珠峰,对你来说算不算是人生目标的一个节点,有何感悟?
余非:很小的时候,我收藏过一套喜马拉雅山的主题邮票,从那时起,我就期待有一天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我曾告诉自己,要在45岁前完成这个愿望,如今我实现了梦想,此生无憾。我此次登上珠峰后的感悟是,男人都需要具备信念坚定、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懂得取舍的精神,只要心中有目标,就会有动力促使自己去实现它。希望有更多具有探险精神的年轻人,也能多去亲近大自然,挑战自我极限。
本报记者 王蕾
感悟余非:能吃苦、肯坚持、敢挑战
为了进一步了解余非,我们寻找着余非生活中的点滴,从同学、战友、“山友”那里打探关于他的一些故事。
同学眼中:能吃苦、肯坚持
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于海涛是余非的初中同学,他总结余非的特点:第一能吃苦,第二不爱出风头。
“余非家教很严,除了能吃苦,成绩也不错,在班里也是好学生。”于海涛认为,余非学习刻苦,不爱出风头,很少犯错误,做事有条不紊。
余非的家庭条件不错,但除了平时吃饭,他很少向家里要钱。于海涛回忆,有一年暑假,余非计划和几个同学出去旅游,为了挣路费,他跑到当时的耐火厂找了一份装卸煤炭的工作,和许多成年男子一样从事人工装卸煤炭的体力劳动。虽然工作繁重,但是余非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工友的尊重。
战友眼中:很勤奋、有孝心
贾瑜峰曾和余非一起在陕西武警总队服役4年。回忆起当年,他说,在训练场上,余非很勤奋,很认真,关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是连队里数一数二的业务尖子,还曾多次代表陕西武警总队参加全国散打、拳击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除了平时训练勤奋外,余非还喜欢音乐、爱交朋友。”同为余非战友的梁毅说,余非是个很阳光的人,多才多艺,亲和力强。在部队时,余非喜欢弹吉他、唱歌,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是部队里的文艺积极分子。
余非对父母孝顺有加。让贾瑜峰和梁毅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他们退伍时,部队给每位退伍军人发了300元的退伍费,余非一个人坐车到西安,给父母买了许多礼物,只给自己留了几十块钱。
“山友”眼中:人踏实、敢挑战
熟悉余非的人,都习惯称他“老余”,“山友”圈子里的人也喜欢叫他“老余”,因为他的性格很沉稳,办事踏实,更因为他阅历丰富,攀登高峰从来没有失败过。
在郑州某企业工作的陈明泽是余非的“山友”。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老余这个人见识广,很幽默,一坐下来聊登山就滔滔不绝,时不时引得大伙开怀大笑。
登山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还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压力。“余非这些年挣的钱大多花在了登山和探险上,但他没有后悔。”陈明泽说,通过余非,他们知道,最令人享受的并不是登上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过程。
“对于余非来说,登山就是对自己的不断挑战,每座山都有独特的美,只有不断挑战,生活才更有意义。”陈明泽说。
本报记者 戚帅华
网友热议:余非,洛阳的骄傲
“余非,洛阳的骄傲!”近日,45岁的洛阳汉子余非从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峰顶的皑皑积雪上,印下了第一个洛阳人的脚印,余非登顶珠峰成功,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洛阳网网友“自凡”说:“作为第一个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洛阳人,余非不愧是洛阳人的骄傲!他那种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各行各业的人学习!”
洛阳网网友“阿香”说:“丰富的人生是因为有丰富的体验,站在世界之巅的那种感觉肯定特别棒。由衷敬佩余非的勇气,相信他的这一壮举一定会激励更多的勇敢者去追梦、探索、圆梦!”
洛阳网网友“COLE”是一名高校学生,他说:“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以余非为榜样,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松劲,努力攀登事业的顶峰。”
洛阳网网友“江中鱼”说:“好一个余非,你为我们洛阳人争了光!祝贺你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登顶珠峰。你比别人多付出数倍的汗水,才有今天的实至名归。为了实现梦想,不顾一切地付出,非常人可,非常人可比。只能说佩服佩服!”
洛阳网网友“宁静的心”说:“余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克服路段艰险、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凭借个人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最终实现了登顶。勇气可嘉,敬佩!”
洛阳网网友“景行高山”说:“山高人为峰,余非好样的!冲击珠峰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不过,不断征服自己人生险峰的勇气,这个我们可以有。”
洛阳网网友“老姜”说:“成功登顶,令人敬畏;安全下撤,让人踏实。” 本报记者 戚帅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徐晓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