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7日上午,文明河洛大讲堂申遗系列讲座开讲。
首场讲座上,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余杰做了题为《大运河申遗 洛阳在行动》的专题讲座,详细阐述了什么是大运河、大运河与洛阳有着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要申遗等。
本次申遗系列讲座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内容将围绕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展开,以提高全市人民对“双申遗”工作的认识,激发申遗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 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总称,始凿于公元前486年,全长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安徽等8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5大水系。
余杰认为,作为我国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大运河创造性地将零散分布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区间运河,连通为一条统一建设、维护、管理的人工河流,是解决高差问题、水源问题而形成的重要工程实践,是世界水利水运工程史上的伟大创造。
二是大运河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为世界上“最具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
三是大运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已消逝的一个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漕运的形成、发展、衰落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
四是大运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与观念的印证,并作为庞大农业帝国的生命线,对国家大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大运河是线性文化遗产、活态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包括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和相关遗存等。
2 大运河奠定了洛阳地位
余杰说,正是隋唐大运河的成功开凿,使洛阳在此后的500年间成为隋唐大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纽带,奠定了洛阳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历史地位。洛阳城内至今仍遗留着许多大运河遗产。
■通济渠、天津桥
洛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向北为永济渠,向南为通济渠。根据文献记载和大量考古资料证明,今天的洛河(西苑遗址至瀍河口段)就是隋唐时期的通济渠,而隋唐时期的洛河河道应在新区一带。
2000年,考古人员在洛阳桥上游300米处发现了天津桥遗址,也充分证明了通济渠的真实性。
■漕渠和新潭
漕渠和新潭是隋唐洛阳城漕运系统的枢纽,是城址水系的重要节点。据文献记载,漕渠是隋炀帝开运河时开通的,新潭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以置诸州租船。
近年,考古工作者通过调查、勘探和试掘,基本上确定了隋唐时期漕渠和新潭的位置和大致范围,即漕渠起自今南关码头西枝分洛水东北流经今凤化街,再折向东经贴廓巷、民俗博物馆、穿瀍河经北关下园出东外廓城;新潭即位于今东城南侧和洛河之间的低洼地带,与明清时期的南关码头位置大体一致。
■回洛仓、含嘉仓
据有关文献记载,隋炀帝在洛阳附近增置洛口、回洛二仓,最终形成了隋代著名的六大官仓。唐代洛阳设有含嘉仓,粮仓为中央朝廷建置,存放的是国家粮食,不归地方管辖,属于国家粮仓。
余杰认为,隋唐时期的重要粮仓之所以多集中在洛阳附近,这和当时的运河漕运目的、漕运的线路以及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我市共有两处遗址点入选大运河申遗‘立即列入项目’。”余杰说,这两处遗址点分别为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同时,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洛河隋唐洛阳城段则被确定为“后续列入项目”。
3 申遗可助推名城建设
世界遗产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
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多少,既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大小,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全面提升我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以及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程序,今年七八月,大运河将正式接受联合国相关专家的现场评估,形成考察报告并提出初步评估意见。明年6月,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根据该评估意见,最终决定其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此,首批申遗点的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等工作,必须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
从去年开始,我市全面启动含嘉仓、回洛仓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和环境治理工程,并开展档案资料、考古成果整理以及遗产监测等基础工作。同时,以山陕会馆古建筑群为依托,规划建设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勤劳勇敢的象征。”余杰说,保护和传承大运河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洛阳是全国唯一承担“双申遗”任务的城市,洛阳人民一定要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助力大运河申遗。 本报记者 姜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