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聚 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银行真的缺钱?
“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传递金融调控三大信号
亚太地区
主要股市多数下跌
经济“升级”
须耐住考验
沪指罕见暴跌,又回到“1”时代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6 月 25 日 星期    【打印】  
银行频现“钱荒” 股市跟风暴跌
银行真的缺钱?
    调查:八成人认为银行不是真缺钱

    钱荒,心慌!近日,原本财大气粗的银行竟然也闹起了“钱荒”,除了在银行间市场借起了“高利贷”,还发行了大量高收益的短期理财产品。记者采访发现,所谓“钱荒”背后,是近年来银行的过度扩张和资金结构性错配,大量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成了金融机构以钱生钱的“空手道”游戏。

    1    银行“手头紧”

    理财来救场

    进入6月下旬,各大银行“抢钱”进入白热化,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送大米、送油已是“小恩小惠”,甚至有银行“存100万元返现2万元,按100万元照给收益”。

    上海市民高先生近日接连收到多家银行发来的理财产品营销短信,收益率达5%的比比皆是。“有一家银行推出了41天期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达7%,我一大早去银行排队,结果还是没抢到。”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建设银行近日发行的一款33天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能创下7.39%新高;仅隔数天,招商银行就推出一款100万元起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竟然高达12%!

    “银行短期资金流动性突然紧张,只好用较高的收益来吸引投资者口袋中的资金。”上海某城商行投行部人士说,哪家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越高,基本就可以说明哪家银行越缺钱。

    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24日,沪深股市开盘即直线下挫,跌破2000点重回“1时代”。一些货币基金也遭遇十几亿元的巨量赎回。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银行还可能面临理财产品兑付压力。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指出,中国金融领域持续的流动性紧张可能会使一些银行在理财产品到期后按时履约的能力受到制约。在6月的最后10天,将有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届时银行资金面又将迎来考验。

    在很多人看来不差钱的中国银行业,频现“手头紧”。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隔夜拆借利率大幅飙升至13.44%,盘中更是一度达30%,创下历史新高。“这是银行跟银行借起了‘高利贷’。”一位业内人士调侃说。

    2    银行、信托、券商们的“金融空手道”

    然而,银行真的缺钱吗?

    实际上,今年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总量增速较快,5月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5.8%,人民币存款余额逼近百万亿元大关,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达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内地银行业当前出现的‘钱荒’现象,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随心所欲扩张自己的业务规模,达到一个极点后集中爆发的表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说。

    业内专家认为,除了热钱流入减速、半年考核时点等原因之外,当前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一面疯狂放贷,一面通过大量的理财产品,把信贷隐藏到“影子”里,进而流向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等受调控领域。

    某开发商愿意以14%的成本融资,通过中间人找到银行,中间人收4%的中介费,银行收4%管理费,给券商、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1%的通道费,做了一个预期收益率为5%的理财产品。这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虽然有些夸张,却真实地反映了融资链条上各方的话语权,而理财产品购买者往往成为风险的最后承担者。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我国利率尚没有市场化,银行以低成本获取资金,以高息放贷赚差价。为了提高利润,就不断加杠杆——原来赚1%的利润,杠杆放大10倍就能赚10%。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7.1万亿元,信托产品7.47万亿元,保险资产7.4万亿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1.89万亿元。

    “如此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却是‘虚胖’,并没有真正创造社会财富。金融机构为了追逐利润,把资金引向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如中西部一些地方融资平台愿意以18%的成本发行信托产品。”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银行信贷资产变成了“理财产品”“信托”“券商资产管理”等,轻松逃避了监管。银行为了利润就可以进一步放大杠杆,疯狂搞同业拆借,拼命发售理财产品,乐此不疲地搞资金池,肆无忌惮玩短债长投等“走钢丝”游戏。

    “银行依靠垄断牌照,联合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玩起了‘空手道’,他们各自在这一融资链条上切取蛋糕,坐享丰厚利润。”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说,“大量的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左手倒右手,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

    这套“金融空手道”的危害不容忽视,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不仅提高了中国实体经济经营者的融资成本,也使风险不断积聚。

    3    狙击货币“流弹” 把资金逼进实体经济

    记者昨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日前下发通知,指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要求各金融机构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货币环境稳定。

    意味深长的是,面对来势汹汹的“钱荒”,央行安之若素,并没有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这一调控指向似乎在暗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由简单的数量调控逐渐转向质量和结构的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我们的信用扩张必须跟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匹配,否则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经济危机。

    “从源头上控制中国经济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降低投资冲动,对于抑制资产泡沫、控制金融风险变得尤为重要。”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说。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面对“钱荒”坚持不“放水”,是对一些热衷炒资金的银行示警,本质上是要把钱逼进实体经济,不要再玩“高利贷式”空转。持续乱烧钱维持的低效益增长难以为继,银行应把信贷资源配置到推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领域中去。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央行的举动耐人寻味,其实中国经济最大问题就是“流弹”太多,大量货币没有击中靶心,而是流向资产泡沫、产能过剩等领域。此轮“钱荒”并非因为货币政策收紧,而是要商业银行更审慎地对待风险控制、改进流动性管理。

    “监管层是想逐步降低货币投放增速,挤压错配、过度杠杆化的资金,引导资金从金融体系流入实体经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并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或许是对当前“钱荒”饶有深意的注解。

    (据新华社上海6月24日电)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