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我市部分路段常有这种怪象——本该郁郁葱葱的行道树却“一叶不挂”。这是杨树食叶害虫惹的祸。
近日,在孟津县和吉利区黄河湿地保护区内的杨树林里,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用线串起白色椭圆形小“鸡蛋”,然后用图钉把它们固定在杨树上。(右图)这些“鸡蛋”其实是一个个蚕茧,在蚕蛹中孕育寄生的,则是杨树食叶害虫的天敌昆虫——周氏啮小蜂,它们会将害虫一网打尽。
“这是我市首次采用释放天敌的方式,‘以虫治虫’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人说,一个蚕蛹内孵化的周氏啮小蜂有5000只至8000只。本次释放的6100个寄生有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蛹,搭载着数以千万计的害虫天敌,担负着守卫1000亩速生杨林的重任。
以弱胜强,玄机在哪儿?
周氏啮小蜂身长仅1毫米,却素有“森林小卫士”的美誉。这个“小个子”是如何“围剿”体形是它数十倍的杨树食叶害虫的?
“‘小个子’的繁育方法和它杀死害虫的方法异曲同工,简而言之,就是‘寄生’。”该负责人说,周氏啮小蜂的繁育是在人工作用下,让母蜂将蜂卵产在蚕蛹体内,而小蜂幼虫依靠蚕食蚕蛹身体成长。寄养在蚕蛹中的小蜂成熟后,会本能地飞走,并为繁育后代重新寻找新的寄生体,杨树食叶害虫的虫蛹就是它们的首选之地。小蜂会将虫卵繁殖在害虫虫蛹体内,靠汲取害虫营养哺育新一代,从而抑制害虫数量。
以往,森林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以药治虫”的方式,久而久之,害虫通过进化会出现抗药特征,而“以虫治虫”可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平衡的食物链,实现良性循环。
虫害频发,原因是啥?
每年,我市有20万亩左右的森林遭受病虫害侵蚀。
我市森林植被丰富,林地面积达1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林业害虫除了少数为杂食性害虫外,大部分对单一树种“偏爱有加”。纯种林面积增大,是滋生害虫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杨树、栎树、松柏等被用于通道绿化等,纯种林面积扩大,从而招来害虫。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显示,目前,全市共发现林业害虫226种、林业病害45种,主要包括杨树食叶害虫、草履蚧、栎树食叶害虫、泡桐丛枝病、松线虫病等,这些病虫害每年可导致木材减少13万立方米、林果产量减少3000万公斤。
(下转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