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正当欧盟“双反”制裁将洛阳光伏产业发展带入“寒流”之际,《洛平锐观察》发出《洛阳光伏且慢“唱衰”》,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如何“逆流而上”?
共识正在形成——
规模式扩张、利用成本优势低价抢占市场之路已经难以为继;加快调整步伐、加强技术研发、用好政策机遇、打开本地市场,才是光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逆袭”的关键!
“股神”出手,昭示行业前景依然光明
今年年初,“股神”巴菲特决定注资太阳能行业。就在很多人哀叹全球范围光伏产业的“惨淡经营”之际,巴菲特却出手太阳能项目,而且是近一年以来第三次大手笔注资太阳能行业。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光伏产业仍有上升空间和投资价值。
市发改委编制的《洛阳市光伏产业链汇报》分析认为,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的世界性的要求,即使是在形势严峻的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也同比增长了60%;再加上日本核电危机影响,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并有逐渐接近火力发电成本的趋势。因此,光伏产业从长期来看仍会呈不断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重大利好”亦接踵而至。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重点研究如何促进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议题,并出台六项措施,项项措施指向制约中国光伏发展的核心“顽疾”。有专家称,这是对光伏产业的“顶层设计”,将有助于其快速走出困境。
尤为值得欣慰的是,按照国家能源局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国内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GW(吉瓦)。为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并支持分布式发电的广泛应用。
对“久旱”的洛阳光伏产业,这些都是久盼的“甘霖”。但是,如何让“甘霖”真正滋润焦渴的大地?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才是核心所在。
“工艺驱动模式”,调整中的不二选择
当前,洛阳光伏产业发展已经进入调整期。
调整,就是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改变以往偏重扩大规模与压低产品售价的市场策略,转而重视技术研发、产品差异化与质量提升,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扶持掌握自主技术的骨干企业,促其巩固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调整,就是进一步推动产业整合进程,将那些生产成本高、技术水平低下、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淘汰出局,有效提高多晶硅产量的集中度,彻底改变供需失衡的被动局面。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洛阳光伏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靠调整“升级”,靠调整“做优”。
现在回过头看,即使在洛阳光伏企业“被订单追着走”的“风光时期”,也难掩其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两头在外”的严峻现实。
一直以来,亮丽的出口成绩单背后,是光伏产业的整体发展“潜伏”着的诸多陷阱。由于科技水平制约,我国至今尚无法自主生产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件”——高纯度多晶硅。严重依赖海外市场,亦让洛阳光伏企业面临巨大风险。
如何打破“两头在外”的产业链尴尬?专家提出了“资本驱动模式”和“工艺驱动模式”。
前者更适用于资金实力雄厚,进入光伏产业前至少具备一项传统优势业务,且能够为其提供持续的资本供给或外部融资的企业;后者则最适合具备精密机械制造基础的企业,它能够在光伏产业装备和传统精密机械设备之间,实现产能公用,在行业震荡期,迅速完成产品切换,减少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调整当中的洛阳光伏企业,“工艺驱动模式”自然是不二选择。专家说,尽管两种模式的出发点和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但其前提都以产业链整合、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为核心目的”。
抓住机遇,有望浴火重生实现“逆袭”
今年6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分布式光伏补贴年限为20年。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就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价格和本年度可实施规模进行调研,预计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近期出台。
市发改委高技术产业科科长罗照平认为,洛阳应积极挖掘近期可实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第一批分布式发电政策支持范围,为我市光伏企业提供更多的有效需求。
另外,国务院取消了对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的审批,对洛阳光伏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机遇。
罗照平说,我市要抓住这个政策机遇,积极组织光伏企业实施大用户直购电工作,“目前,中硅高科公司已基本确定列入河南省首批直购电试点,相关政策方案正在加紧制订。洛阳要以此为契机,促使全市光伏企业享受直购电政策,帮助企业突破‘双反’困境”。
舵手必须懂得该怎样驾驭风浪,否则只会被大潮所吞噬。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洛阳光伏穿越“寒流”,人们会发现,最大的“逆袭”不是战胜了多少对手,而是抓住机遇实现了自我的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