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岩(右)正对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
|
■人物简介
姓名:彭岩
职业: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最幸福的事儿:
多年的科研成果在生产现场变成现实
最遗憾的事儿:
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
传统的水泥行业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高粉尘、腐蚀性强的废气以及300℃左右的余热,如何将这些废气余热变废为宝,曾是水泥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中信重工工程设计院副院长、今年46岁的彭岩,带领自己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双压发电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近日,记者来到中信重工工程设计院,看到彭岩正对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这位曾获得省优秀科技专家、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科技工作者,谈起工作来既亲和又不乏激情。
1989年,大学毕业后的彭岩被分配到洛阳矿山厂(中信重工前身),在动力处、能源供应公司当过车间主任、厂长、副经理。
从1991年起,该公司一直研发用于水泥企业的低温余热发电工艺及装备。2004年,该公司成立了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双压发电技术研发团队,彭岩被任命为团队负责人。
一开始,在发电领域工作过的彭岩对水泥专业完全不懂。凭着一股子韧劲,彭岩带领团队人员加班加点搞研发。
很快,他们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双压发电成套工艺技术及余热锅炉、汽轮机等关键装备。
该公司很快与4家水泥企业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其中,吉林辽源金刚水泥厂成为试点企业。2005年,彭岩带领团队来到吉林,在该水泥厂进行项目建设。冬天冷的时候,车间里的温度只有-30℃,钢管冻得能粘住手,在设备安装、调试的几个月里,为随时处理问题,彭岩在70多米高的锅炉上爬上爬下……2006年9月,该项目建成投产且一次性并网发电成功。
2年时间,彭岩和团队将水泥生产线的能效利用率提高到88%以上。他们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中信重工已为全国130多条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电站,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实现了水泥绿色生产。
■人物心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企业、社会多做一些贡献,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感言:敢于挑战未知领域,彭岩在余热发电领域创造了“绿色奇迹”。只要敢创新、肯吃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每个人都可以在奉献中创造辉煌。
本报记者 王晓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