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制
李玉明 | |
公元前206年,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做了两件出人意料的事情:一是赦季布,二是杀丁公。《资治通鉴·汉纪》详细记述了这两件事情的始末。
季布原为项羽旧将,骁勇善战,在战场上数次追杀刘邦,刘邦因此对季布恨之入骨。西楚灭亡,刘邦悬赏千金捉拿季布,敢有藏匿者,灭三族。季布只好卖身于鲁朱公家为奴。鲁朱公以豪侠闻名,知道季布的真实身份后,即到洛阳拜见老朋友汝阴侯滕公,进言道:“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职分也;项羽旧人岂可尽诛,今皇上以私怨求一人,胸怀也太不宽广了!”滕公又趁机劝谏刘邦,刘邦赦免了季布,并拜为郎中。
丁公是季布的舅舅,也是项羽旧将。楚汉彭城大战,丁公率楚军把刘邦逼到绝地,刘邦哀求丁公:“你我都是贤人,为何如此逼迫我呢?”丁公引兵而退,使刘邦脱险。如今丁公谒见刘邦,满指望凭着对刘邦的救命之恩,能够晋爵封侯。不料刘邦立即将他逮捕斩首,并顾谓众臣道:“使后为人臣者无效丁公也!”
赦免有仇于自己的季布,诛杀有恩于自己的丁公,刘邦意欲何为?司马光一语道破玄机:“高祖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二心以邀大利,则国家岂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他对刘邦赦季布杀丁公持肯定态度,认为在争夺天下的激烈角逐中,招降纳叛无可厚非,但天下安定之后,就要以礼评判是非,不能以私恩废国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认为天子最重要的职责是推行礼仪教化,并形象地比喻道:“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枝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历史上的明君,都是坚持“礼为纲纪”的,古都洛阳就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周襄王礼拒晋文公“请隧”。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因有大功于周室,就向周襄王提出了“请隧”要求。周礼规定,天子死后下葬要在墓室旁挖一条隧道,棺椁从隧道进入墓穴;而诸侯死后下葬,棺椁只能从上垂直下落到墓穴。晋文公“请隧”,是希望自己死后享用天子葬礼。周襄王对晋文公说:“您虽然对我有恩,但先王定下的礼仪我不敢改变;恐怕您接受了非分葬礼,心里也会不安;再说您有自己的封地,用隧又何必请示我呢!”这种绵里藏针的回答,使晋文公无话可说,“遂不敢请”。
王孙满斥责楚庄王“问鼎”。楚庄王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伊川、嵩县一带战胜陆浑之戎后,在洛河南岸检阅军队,向北岸成周城的周天子炫耀武力。周定王委派大夫王孙满前往慰问。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有多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意在窥视王权。王孙满巧妙回答:“在德不在鼎。”接着回顾了鼎的变迁:夏禹造鼎,传至夏桀;夏桀失德,鼎迁于商;商纣失德,鼎迁于周;现在周天子没有失德。最后,他义正词严地说:“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意在警告楚庄王:你问“九鼎有多重”,是僭越失礼行为,你没有资格这样问。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汉光武帝训诫太子勿问战阵。《论语》载:卫灵公向孔子请教作战阵法,孔子说:“礼仪的事情我曾经听说过,作战阵法我未学习过”。第二天就离开卫国走了。《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载:刘秀平定天下后推行礼仪教化,非紧急情况不谈论军事。皇太子曾问攻战的阵法,刘秀引用《论语》中的这个故事说:“过去卫灵公问战阵,孔子不回答,这种事不是你该做的。”他认为皇太子作为一国之储君,应该做礼仪教化这样的头等大事,战阵之类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