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津城关镇社区里的文化墙 |
| 社区里的“四点半学校” |
| 社区里的便民服务室 |
|
核心提示
2011年下半年,我市开始对一些县城周边的村庄进行“村改居”试点,把村委会改为居委会,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还是管理机制、服务理念上的转型。
如今“村改居”已近两年,全市83个县城区域内的社区已通过验收,其中“村改居”社区36个。“村改居”后的村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居委会管理者在探索中遇到哪些困惑,我市“村改居”下一阶段将如何深入?记者就此进行探访。
挑战 公共服务如何提升
“您好,长华社区有居民投诉,由于昨夜下雨,泥沙被冲到他们店铺外,请处理。”这个电话是负责接收群众投诉的办公室打来的。孟津县城关镇长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明军了解情况后,立刻协调社区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处理。
“‘村改居’以前,这事不归我们管,但现在我们要上门服务。”刘明军说,原来村委会只负责原住村民的管理,现在改成居委会后,管辖的区域扩大了一倍多。
长华社区是2011年9月成立的“村改居”社区,其前身是孟津县城关镇长华村。该社区作为我市县域首批完成“村改居”试点的社区,和孟津县城关镇其他8个社区一起通过了市相关部门的验收。
孟津县城关镇仅是我市各县(市)“村改居”社区建设的一个代表。
日前,市委组织部已经下发通报,全市83个县城区域内的社区全部达标,其中“村改居”社区有36个。
“‘村改居’就是农村户口改为居民户口、村委会改为居委会,然而转变更关键的是深层次问题——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的落实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定位、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公共服务等。”在刘明军看来,公共服务的提升,是“村改居”过程中最大的转变,也是最大的挑战。
“我们也学习市里精细化管理模式,由于辖区面积大,我们划分成4个大的网格,还选举了42名热心公益的楼栋长。”刘明军说,通过两年的摸索,长华社区已经基本建立了一套便民服务体系。
服务 居委会要当“大保姆”
“最开始说‘村改居’,我以为只是改个叫法、换个牌子,现在看来不只是这么简单。”谈及“村改居”后的变化,长华社区居民李自志说,社区设立了100多平方米的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了社会救助、婚育指导、劳动就业、环境卫生、文化教育、人民调解、外来人口管理等10多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在这个便民服务大厅可以进行一站式办理。
李会军,长华社区第一网格网格长,他管辖27栋楼。谈及目前的工作现状,他笑称自己是居民的“大保姆”。
在长华社区,有专门的便民服务室,里面放置了缝纫机、管钳、气筒、电钻等设备。谁家需要工具,都可以找李会军申请借用。
“这里的服务确实很到位,俺在工地干活,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居委会的干部都替俺想到了。”记者正巧遇到来服务室缝衣服的刘长来,他在工地打工裤腿经常弄破,媳妇又没在身边,以前这些小问题基本没人管。而现在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便民服务室专门购置了一台缝纫机,还请来了志愿者帮他们缝缝补补。
同在城关镇的会盟社区,针对辖区内双职工家庭较多的现状,成立了“四点半学校”。该社区居委会主任焦正堂说,小学下午4点半放学,而家长下午6点才下班,这让不少家长很苦恼。为此,社区成立了临时托管学校,还聘请了教师为学生辅导功课。
目前,全市83个县城区域内的社区便民服务用房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图书阅览、医疗康复、“四点半学校”、邻里帮扶、法律援助、房屋租赁等服务项目已经逐渐在各个社区开展。在各个新社区,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物业管理公司等也一应俱全。
转型 告别农民,成为市民
“村改居”后,农民的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原来的村民就要开始和城镇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养老、医保、就业、文化……各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也要逐渐转型和接轨。
孟津县城关镇党委书记韩海卿说,除了环境卫生等生活环境变化外,“村改居”后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问题,让居民真正富起来,享受更好的生活。
长华社区前身长华村从1998年起开始转型,耕地多数变成了县城的新区,不少村民外出务工。
“村改居”后,该社区按照政策进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了股份公司,居民可以自愿入股,每年还可以拿到分红。
谈起社区的股份制改革和发展,刘明军用了一个时髦的词:转型——从产品经营转为资产经营。“随着这两年我们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入股的居民至少每年可以拿到1万多元的分红。现在社区正在筹建大型批发市场,建成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李自志有信心地说。
李自志告诉我们,“村改居”后,失地农民补贴由原来的每人每月80元涨到220元,计生、低保、医疗等各项补贴都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社区居民也有了更多额外的福利。“年纪大的人,社区会定期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日用品,定期给他们体检;年纪小的人,考上大学的有奖金,家庭贫困的有帮扶……”说起这些,李自志乐得合不拢嘴。
“村改居”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居民确实得到实惠:比如推进社区就业服务,为下岗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帮扶;推进社区社会保障完善,实现老年专业护理、社会保险全覆盖;推进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强化慢性病诊疗、小病社区内治疗……
难题 服务需求大,流动人口多
然而,两年来刘明军等实践者也有许多困惑。
群众服务需求增大和服务人员量少质低的矛盾,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难题。
刘明军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村改居”前,全村常住4100多人,当时仅仅是服务和管理这些人;现在,社区内共有1.1万人,约占原来的3倍。从服务内容上说,现在新增的环卫、便民服务大厅等超过原来的2倍;另一方面,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没有增加。
他说,目前该社区工作人员7人,大部分人对各项业务流程和服务内容仍不熟悉,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另外,难管理还主要体现在外来人员激增。刘明军介绍,目前初步统计外来务工人员有6000多名,原先并不在管辖范围内,现在这一部分人成为困扰社区管理提升的第二大难题。
如何帮助辖区内居民拓宽就业渠道,实现就业多样化?韩海卿介绍,目前城关镇的几个社区尝试结合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开发就业岗位,帮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业,“然而,转变就业结构并非一蹴而就,离开土地后,还需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借鉴 规范社区服务队伍是当务之急
2011年下半年,我市开始对一些县城周边的村庄进行“村改居”试点,在此过程中,我市也进行了一些借鉴。目前,规范“村改居”社区服务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居委会不能用原来村委会的理念去治理社区;另一方面,社区也不能简单套用城市居委会的管理模式。如何在社区工作人员有限的前提下,更好满足群众的服务需求,提升“村改居”社区的服务质量?实践者一直在探索。
在这方面,厦门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2003年,“村改居”在厦门市全面展开,当时一共有152个村委会变成居委会,同样出现了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当时厦门市通过培训服务等方式,下大力气规范“村改居”社区服务队伍。
一是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厦门市参照城市社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村改居”社区干部的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逐步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化的社区服务队伍。
二是整合优化专业服务队伍。该市把派驻社区的就业协管员、计生管理员、文体协管员、残疾人联络员等人员整合到社区工作站,实行“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招聘、统一员额、统一待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以及统一身份,逐步实现了“村改居”社区服务队伍的规范化。
三是扩大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各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注册制度,使志愿者人数超过常住人口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