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3版:大运河申遗中国行系列报道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百年古祠见证运河兴衰
今年年底我市中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工作将大头落地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8 月 1 日 星期    【打印】  
淮安市惠济祠
百年古祠见证运河兴衰
淮安清口水利枢纽遗址
采访团在御制重修惠济祠碑前采访
中国大运河遗产御制重修惠济祠碑
    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的码头镇,历史上曾经是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之地,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活动场所为代表的寺庙文化在此聚集,特别是明清时期,这片弹丸之地庙宇林立,蔚为大观。在这些庙宇中,最著名的就是惠济祠。

    康熙、乾隆曾亲临进香

    惠济祠坐落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码头村,曾是淮安市道教重要的庙宇之一。

    “明清时期,这里是黄、淮、运交汇之地。由于码头运河形势险要,为了祈求平安,人们在码头建了众多庙宇,其中以惠济祠规模最大。”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祁小东说。

    祁小东说,惠济祠又名天妃庙,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1年),供奉泰山碧霞元君。说起惠济祠这个名字还有一段故事:

    惠济祠建成不久,明武宗朱厚照即于正德14年(1519年)南巡。是年11月,武宗路经清口,见此地风景佳绝,惠济祠地当形胜,便驻跸祠下。非常有意思的是,武宗一路上不是撒网捕鱼,就是弹丸打鸟,所得鱼鸟皆赏赐臣下,而臣下则献金献帛向武宗表示谢意,他在惠济祠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游娱嬉戏。武宗此次南巡,虽然没有给惠济祠留下匾额或者其他什么赏赐,但当朝天子幸临祠下,惠济祠亦因此而声名大噪。

    明嘉靖初年,惠济祠又迎来了嘉靖皇帝的母亲章圣皇太后。章圣皇太后巡幸路过清口,登临惠济祠,亲诣升香,并赏赐黄香白金。不仅如此,章圣皇太后还取给予困苦的人们以恩赐之意,题额惠济,惠济祠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清代,惠济祠又增设“妈祖娘娘”的神位,妈祖娘娘福河济运,非常灵验,因此惠济祠备受皇帝与朝臣的崇敬,尊行春秋致祭,列入祀典。康熙、乾隆皇帝曾亲临祠下,虔诚进香。特别是嘉庆皇帝还将妈祖请进紫禁城大内御园,隆崇之至,无以复加。盛名之下,惠济祠终年香客如云,香烟缭绕。

    祁小东介绍,惠济祠原有山门、前殿、大殿、篆香楼、碑亭、回廊等建筑,占地2.5万平方米。清道光帝后,由于漕运转衰与河道变迁的缘故,运河地位逐渐下降,惠济祠逐步淡出朝廷的视野。后因水患,惠济祠开始损毁。20世纪40年代,由于战乱,其中一部分建筑被毁。惠济祠原有两座石碑,右侧碑于1958年被雷电击毁,后被附近居民敲碎,散落于各处。祠中大部分建筑在“文革”中被彻底毁坏,只幸存左侧的石碑。

    历史残存 勾勒当年盛况

    时隔几百年,记者来到惠济祠,虽然没有见到宏伟的宫殿与华丽的修饰,但是从散落在地上的瓦砾中,也依稀可想象出当年惠济祠周围车马穿梭、人声鼎沸的繁华。

    现在的惠济祠遗址处,左侧依然矗立着乾隆皇帝题字的惠济祠碑,历经数百年沧桑,碑上的字迹已有些许模糊。碑的顶部和底座都有龙纹浮雕,中间则是乾隆当年的御书。惠济祠碑正面刻有乾隆御笔行书七律诗一首,背面刻乾隆亲拟称颂康熙治水业绩的碑文,碑身高近7米,庄严而威仪。

    在遗址处,地上散落着许多石块,细看之下,不少石块上有圆形的雕刻痕迹,内圈的雕刻纹路与中间的小口都清晰可见,部分石块上还有明显的纹路走向。虽然都只是一个个横断面,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它们在当年是作为柱子基石使用的。

    “虽历经沧桑巨变,但历史的存在不可磨灭,惠济祠与众多大运河沿线的历史古迹一样,也是大运河申遗和研究康乾时期治河、导淮、济运的重要历史见证。”大运河申遗中国行活动志愿者、洛阳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营销部华中一区营销总监童本琦说。

    虽然现在残存的只有古遗址以及零落的瓦砾等物,但是借以想象,似乎不难勾勒出当年繁华的画面:方圆百里善男信女不辞劳苦前来进香朝拜,货郎小贩在此摆摊设点,不时拦下香客夸赞着自己的货物。大街小巷,车水马龙,烟云缭绕。香客的络绎不绝与惠济祠内的人声鼎沸,让惠济祠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儿”。

    “运河之都”的重要历史物证

    “作为大运河淮安段的重要节点之一,惠济祠等丰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生动、准确地展示着码头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淮安作为‘运河之都’重要的历史物证。”祁小东说。

    淮安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淮安被确定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涉及城市之一,淮安共有淮安区漕运总督衙门遗址、清口水利枢纽遗址两个遗产区入选,涉及淮阴区双金闸、市区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和淮阴区码头镇的惠济祠、天妃坝等多个遗产点。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淮安正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和要求,实施清口水利枢纽工程、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等遗产点修缮和环境整治工作,建成大运河(淮安全段)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举办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为主题的展览、展演活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全方位向市民宣传大运河申遗工作,充分展现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和良好的保护管理状况,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戚帅华/文 鲁博/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