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国 内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旱情告急,更是失衡发展告急
上海严肃处理
法官夜总会娱乐事件
向全球直播大熊猫生活实况
贺江水污染肇事企业
责任人被批捕
沈阳:我国首个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运行
我国最大淡水湖
因干旱少雨“瘦身”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8 月 7 日 星期    【打印】  
旱情告急,更是失衡发展告急
    土地龟裂、水源断流、秧苗枯萎、农田绝收,截至8月4日,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5253万亩耕地受旱,439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受旱,固然和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有关,然而灾情会发展至此,从根本上凸显的是水利设施的脆弱和地方发展的失衡。

    湖南中部某县,此次属于受旱的重灾区之一。尽管过去也是“十年九旱”,但很少会出现无水可用的情况。超过2亿立方米的水库库容,再加上农村随处可见的小山塘,干旱季节往往能保证“人不渴,地不干”。但现在水库淤塞、水渠渗漏、山塘干涸,近30万人饮水困难,绝不仅是旱情突破历史记录,更是因为基础设施缺乏管理维护。

    严重灾情,已经拉响了发展失衡的警报。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本该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现实中,有关部门往往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只图眼前一时之利,没有统筹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使其成为最脆弱的短板。就拿上文的湖南某县来说,这两年大兴土木、广建大厦准备撤县建市,水利设施却还在“吃老本”,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就显得捉襟见肘、无计可施。

    旱灾的缓解,当然不能只寄希望于一场大雨。应急调度也好,增塘蓄水、引水送水也罢,种种抗旱举措能否实施并取得成效,都依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当前一些干旱重灾区抗旱困难,旱情难以缓解,都是在这一环碰了钉子。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期以来的投入不足、维护不当,旱灾发生已是必然。

    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滞后,直指发展观念的偏差。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GDP上,热衷盖大楼、建大桥、修马路,喜欢制造“面子工程”。对水利这样的设施建设,因投入大、周期长,又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就热情不高。殊不知,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根基,过度追求城市化速度,过于注重眼前经济效益,无疑是舍本逐末,难以持续。

    越是“看不见”的地方,越是考验执政者的执政理念。高温天气仍在持续,旱情还在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办公厅4日下发《关于做好当前高温干旱防御应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针对抗旱中暴露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抗旱减灾基础能力。有些地方政府动辄将原因归于“百年一遇”“五十年极值”,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毕竟城市建得再现代,新农村建得再漂亮,如果“一下雨就涝、一天晴就旱”,不光公众难言幸福,政府也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据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