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李战功 王晓雯)12年,20次,献血8000毫升,但这份爱心“礼单”在驻洛63893部队军官王永州看来微不足道。4年前,他还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今日下午,他将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位于郑州的省人民医院,为与自己配型成功的江西90后男性白血病患者捐出“救命火种”。
“能为一个年轻的生命注入生的希望,我感到很幸福。”昨日下午,在驻洛63893部队,记者见到了王永州。他说,自己在45年的人生历程中,做了两个正确选择,一是26年前选择军旅生涯,二是2009年5月12日在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自2002年至今,王永州无偿献血20次,累计献血8000毫升,但这些善举让他觉得远远不够。
2008年夏季的一天,从媒体上获悉我国每年因白血病死亡人数达4万多名,其中少年儿童占一半的消息后,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夜辗转难眠。
第二天,他顶着烈日,骑自行车带着妻女寻找市红十字会,但因没找对地址,让他失望而归。
2009年5月12日,工作调动到济源市的王永州正在大街上办事,忽然看到一辆造血干细胞捐献流动采集车。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申请书》,并采集血样进行了检测,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此后,王永州便多了一份牵挂,盼着能早日与患者配型成功。
今年4月,工作调回洛阳的王永州接到济源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江西90后男性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济源市红十字会把王永州的资料协调到洛阳,使他成为我市现役军官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同时也成为我市第十四例配型成功志愿者。按照规定,3年后王永州与受助患者才能相互得知对方的详细信息。
当市红十字会反复征求他的捐献意愿时,王永州每次都只说一个字:捐!
今年6月,王永州的血样被送到中华骨髓库进行HLA高分检测,获得成功。明日开始,王永州将接受长达4天的动员剂注射,然后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预计1周后“救命火种”将被空运至位于广州市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移植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