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镇街景 |
| 京杭大运河窑湾段 |
| 窑湾炮楼 |
| 赵信隆信昌酱园内景 |
| 吴家大院影壁墙 |
|
1 运河金三角 览胜千年史
窑湾,地处沂蒙山区南端,历史上频发的山洪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当地村民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窑场众多,加上地处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
窑湾古镇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窑湾成为运河上重要的码头。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一场大地震波及窑湾,两年后,康熙皇帝大赦天下,一批明朝遗民被发配到窑湾。这批人文化素质较高,他们精密规划,利用窑湾“S”形自然河岸,筑成五里街道,又按八卦九宫方位扩建街道,形成相当规模。
在西大街,我们遇到了纳凉的82岁窑湾镇居民严长北,老人家满头白发,精神矍铄。他说,窑湾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方圆百里所产的粮食等都汇集在此上船。
“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窑湾号称“黄金水道金三角”。大运河把黄河与淮河连接起来,古镇三面环水,且与宿迁、睢宁、邳州三市(县)相连,“鸡鸣闻四县”“陆路四方辐辏,水路舟楫连绵,市井喧嚣声迅达于数里之外”。可以想象窑湾当年的繁华,故有“苏北古镇赛江南”之美誉。
站在窑湾码头,不时有运沙船通过。放眼万顷碧波,野禽翱翔,风景绮丽,令人陶醉忘归。
2 昔日繁华地 苏北小上海
窑湾古镇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当时镇内人口5万余人,全镇商户、作坊300多家,设有8家会馆、10省商业代办处、13家钱庄,大运河上“日过桅杆千只,夜泊舟船十里”,素有“苏北小上海”之称。自宋至清,代有营建,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当铺、码头等使镇子古貌犹存。
走在被岁月磨得油光发亮的青石板街上,不远处传来的潺潺流水声,和着青石板上的脚步声,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气定神闲的感觉。
窑湾古镇至今保留着“夜猫子集”。每天半夜三更,人们涌到街市,有买有卖,天亮时分各自散去,“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
为何夜半开市?大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船只经过窑湾码头时,船上之人多需在窑湾住上一宿,还要补给生活用品。船只一般在早上起航,因此,当地规定三更后开城门、落吊桥,让乡下农民的粮食蔬菜、鸡鱼肉蛋上市,街上店家灯下营业,供船商和居民采买物品。天亮后商船离岸,集市遂散。这种独特而热闹的夜半交易,一直持续到今天。
3 精致古院落安逸窑湾人
古镇建筑风格兼南济北,既有南方小桥流水的温婉秀丽,亦具北方建筑的典雅大气。
街道弯曲,街道两边楼檐伸出,只留下一至两米宽天空,难辨星辰,据说便于防御入侵之外敌。有诗曰:“西由街心又转南,檐牙相接一线天。市招飘摇遮晴日,无怪行人肩并肩。”古镇现存古民居813间,其中,中宁街和西大街古建筑群保存完好。
中宁街1里多长,青石板铺路,两边店铺林立。西大街以民居为主,有富商人家的大院,也有普通人家的斗室。赵信隆信昌酱园至今还在生产甜油和咸菜,上百酱缸整齐排列,盖着罩笠,看上去独具特色。
古镇房屋青瓦飞檐,雕刻精美,一房一景。房子多依势而建,有的就建在河边,十多根木头支撑着,颇似“空中楼阁”。
吴家大院是窑湾古镇最大的宅院,四进院落,前低后高,每进院落都呈“井”字形,据说可以聚财气。大院体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融合,福建沿海建筑风格比较明显,有防台风、暴雨的功能。
走出古院,跨过门槛,迎面碰到一漂亮小女孩,她扬起如满月般小脸,美目盼兮,天真地问:“阿姨,你从哪里来?”我一时心下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是啊,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生多变,心境迷蒙,多想留在这古镇,一任小桥流水在眼里、心里流过,不去想那些是非恩怨,在这里闲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任年华慢慢老去。
窑湾人是安逸的。时间在这里仿佛过得很慢。走过商业街,客栈、商店的老板不会主动招呼你,只是静静地坐、静静地等。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会点上一盏红灯,将古镇点缀得静谧而美丽。
入夜,我们围坐品酒,乾隆赐名的“窑湾绿豆烧”入口香醇甜美,兼具白酒之醇烈、果酒之香甜,不觉微醉。
这一次美丽的相遇,窑湾古镇,我为你一遇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