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深 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区级图书馆如何离读者越来越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3 年 8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我市各区图书馆陆续亮相,但短板也已显现——
区级图书馆如何离读者越来越近
本报记者 常书香 文/图
市民在涧西区图书馆里专心阅读
    核心提示

    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区级公共图书馆是保障辖区群众阅读权益的重要阵地。2012年7月,我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启动,其中要求各区建有达到相关标准的公共图书馆。

    继2005年吉利区率先建立起区级图书馆之后,2011年6月,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我市又在洛龙区、涧西区和西工区新建了3所区级公共图书馆,深受市民欢迎。然而两年过去,有辖区居民向本报反映,个别区级图书馆成摆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1 暗访 区公共图书馆“冰火两重天”

    近日,一位住洛龙区公务员小区、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向本报反映,因为社区没有图书室,喜欢看书的他今年夏天在家门口的洛龙区图书馆借书,屡吃闭门羹。他希望图书馆能真正为市民服务,让大家有个“精神家园”。

    记者走访了洛龙区数位市民,有的根本不知道还存在区图书馆,多人表示想看书却无处可借。

    根据该读者反映情况,记者对我市3家区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暗访。

    ■大门紧锁

    洛龙区图书馆位于新区太康路与广利街交叉口的洛龙区文化活动中心内,记者看到,图书馆的开放书架室、阅览室、自习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均大门紧闭。该馆墙上的《读者须知》规定,每位读者限借书1本,图书借期15天,每本书可续借一次,逾期每册每天收罚金0.1元。开放书架室的门上张贴着内容为“如果管理员临时不在,请到二楼基层培训室”字样。

    按照提示,记者来到二楼基层培训室,一名工作人员见有人借书,边下楼开门,边解释,因为人员配置不够,只好楼上楼下两边跑。

    ■整修待开

    西工区图书馆位于西工区御博路御博城的西工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该图书馆同样大门紧闭。但《借阅须知》上醒目地写着,开放时间:8时至12时,15时至18时30分,节假日不休息。

    记者隔着玻璃门向里望,图书馆天花板上有明显修补痕迹,室内摆放混乱。

    一名值班工作人员称,该图书馆藏书3万册,有5位工作人员,已办理借书证近300张。他们除了管理图书馆,还要负责群众活动。因为前段时间下雨,天花板渗水,刚修整完毕,要确定不渗水后才能重新开放。

    ■阅读氛围好

    随后,记者来到涧西区嵩山路上的涧西区图书馆。与以上两家相比,这家图书馆大有改观。室内空调开放,一排排书架整齐有序,文学、历史、社科、儿童读物等分类齐全,读者或在阅读,或在选书。

    该图书馆一管理员说,由于图书数量太少,没有向读者办理借书证,只提供阅览服务。她拿出7月到8月18日的借阅记录,记者计算了一下,一个多月就有近3000人次来此阅读,其中多为中小学生和退休人员。

    在儿童书架借书的珠江路小学的学生钱艳丽说,暑假大部分时间她都泡在这里,因为这里氛围好,服务态度好,有儿童读物,还能免费喝水。

    这里的老读者董延龄说,这里的机制非常灵活,不需要办证、押证件,只需要登记姓名和单位即可,“别看这些小细节,但对读者来说很方便”。

    2 现状三大短板亟待补齐

    记者从市图书馆业务辅导部了解到,这3家图书馆均于2011年6月对外开放,为何同时建立的图书馆却“冷热不均”?

    市图书馆辅导部负责人张秀敏认为,这与各区对公共图书馆重视程度有关,缺人、缺钱是目前3家区级图书馆发展的最大短板。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经费无保障,难以维持发展。3所新建的区级图书馆在开馆之初,各区财政拨付了一定数额的经费,用来购买硬件设施和书籍。但时隔两年,3家图书馆的藏书并没有大幅增长,只有涧西区图书馆新购买10万元的书即将入库。

    二是馆舍面积小,设施不到位。洛龙区、西工区和涧西区3个区级图书馆面积分别为1000平方米、600平方米、450平方米。其中,洛龙区图书馆无空调,酷夏时,多媒体演示厅和电子阅览室温度高达37℃;开架借阅书库地处一层,书易受潮,无除湿机及通风设施。

    三是工作人员有限,影响服务质量。洛龙区和西工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多为区文化馆人员兼职,有事两边跑,影响服务质量。

    3 前景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带来发展机遇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城区图书馆改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涧西区在原址上改建,老城区、洛龙区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主体工程接近完工,并积极为图书馆解决人员等问题,西工区正在选址。

    2012年7月,我市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活动启动,其总体要求:到2015年,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更加完善,城乡公共文化建设一体化发展逐步趋向平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文化气质逐步凸显,文化软实力得到明显提升,这无疑为各级图书馆建设带来新机遇。

    根据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中部)要求,市、县(区)两级图书馆超过部颁二级标准,人均占有超过藏书0.8册,市、县(区)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超过0.7次,人均年增新书超过0.03册次,人均到馆次数超过0.3次。

    根据《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年-2015年)》明确规定,到2014年,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图书馆等场馆将完成改扩建工程;其工作人员将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解决免费开放急需的辅助性岗位人员,其中,县(区)级图书馆、文化馆人员配备最低不少于15人。

    张秀敏表示,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让区级图书馆迎来发展的“春天”,希望全民阅读时代紧随而来。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