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公交集团提供的公交车自燃图片 | |
核心提示
“公交优先”,相信没人会说“不”;“公交优先”,洛阳也喊了多少年。然而,公交难等、公交拥挤、公交不爽等状况却“涛声依旧”。何故?值得追问。
在以往的社会语境中,“公交一出事,板子就打向公交企业”,今天,我们也让公交行业“吐回槽”,听公交司机讲一讲酸甜苦辣,听公交企业老总讲一讲行业现状,更重要的是,听他们讲一讲洛阳与“公交优先”的差距。
三名公交司机的酸甜苦辣
“高龄”公交车自燃
她跳窗逃生
新闻回放:7月6日8时15分,一辆18路调26路的空载公交车行至凯旋西路与解放路交叉口时,突然起火,女司机跳窗逃生。经查,该车“服役”已近10年,到今年12月就该“退休”,起火原因为车辆老化自燃。
26岁的张皓煜是那辆自燃公交车的司机。“事发前就发现车的动力不足,所以把一车乘客拉到新区后,我向调度报了故障,空载返回西关停车场。”张皓煜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返回途中,车的前置发动机突然冒烟起火,一罐灭火剂喷完,火势越来越大,她跳窗逃生……最后,车被烧得只剩下空壳。
张皓煜说,18路配了18台车,均老化严重,行驶途中出现故障已是家常便饭。一个早班按照正常要求须跑6趟,但因为故障频繁,每个班最多能跑三四趟。
车辆老化,更带来了安全隐患。去年至今,张皓煜先后有3名同事在行驶途中遭遇车辆突然失控的险情,所幸都发生在停靠站附近,车速较慢,未造成大事故。
张皓煜所在的市公交集团第三分公司,共有276台车,自燃事故发生后,所有的汽油车停运,目前实际投入运营的只有255辆,其中有一些达到或即将达到报废年限。
据了解,洛阳目前运营的1484辆公交车中,“服役”超过8年的有245台,这些车辆普遍存在无空调、噪音大、冒黑烟等问题。本次事故发生后,公交集团停驶了与事故车辆同类型的135台车。而与之相对应的,洛阳几年来净增公交车很少,今年还没有新增一台公交车。
中暑晕倒时
他仍死死踩着刹车
新闻回放:8月7日8时50分,马杰驾驶39路公交车行驶途中,突然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身体不听使唤,想着身后满满一车的乘客,他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将车停到路边,挂空挡、踩刹车,之后趴在方向盘上,但右脚仍死死踩着刹车……
马杰是市公交集团第二分公司的司机。刚刚回到一线岗位工作的他告诉记者:“当时大脑只有一个想法:尽快将车停在路边,保证一车乘客的安全。”
马杰说,他开的那辆39路公交车已经“9岁”了,再过一年就要报废。目前,所有39路公交车都是老旧车,没有空调。盛夏,司机只有头顶的一台小风扇,但吹出来的都是热风。此外,驾驶部位相对密闭,最高温度46℃,“跑一趟车下来,工作服都能拧出水”。一个班七八个小时下来浑身像散了架,回到家里话都懒得说。
据了解,洛阳目前运营的公交车中除了255台空调车,其他车辆夏天车内温度超过40℃是常事,司机被“烤”,乘客也叫苦不迭。
马杰还说,停车场地问题也给公交司机增加了工作量。市公交集团第二分公司的407台车,每晚交车时要分别停在龙门、关林、火车站等10处停车场,司机开完末班车收车时,还要将车开到指定的停车场。如38路公交车的终点站在关林家具城,但因附近停车场有限,只能将车开到8公里以外的新区第一停车场。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近两年来,不少年轻司机因工作辛苦、工资待遇低等原因,纷纷辞职;留不住人,也就很难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公交专用道”形同虚设
他无可奈何
新闻回放:去年,龙门大道改扩建工程完工通车,“公交专用”几个黄字,让53路公交司机徐世奎着实兴奋了一阵子:跑起来特别舒服,30分钟内就能从西关跑到龙门。仅仅一个多月后,小车、三轮车、大货车、长途客车甚至电动车、摩托车纷纷挤上“公交专用道”,使之变成了混合车道。
上午8时从起点平等街站出发,8时50分才到达终点龙门站,徐世奎一路上直摇头:“路上一天不如一天,跑得不痛快。”掐指算算,单程15.7公里,跑了50分钟,平均时速也就是20公里左右,“连电动车都跑不过,谁还会坐公交?公交快不起来,还谈什么‘公交优先’?”
眼见前方一辆出租车停车下客,徐世奎连忙打方向盘,绕行里侧辅道;一辆小货车强行超车抢道右转,徐世奎只好来了个紧急刹车;看见有小车直接停在“公交专用”的黄字上,徐世奎按响喇叭……
53路公交车有11.2公里走龙门大道,这条路有10个车道,两侧辅道施划了洛阳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但“公交专用道”名存实亡。
徐世奎说,施划了公交专用道,反而比以前速度更慢,晚点率更高,高峰时晚10分钟很平常。坐车到龙门要1个小时,也让不少游客投诉。对此,他十分无奈:“我实在没办法。‘公交专用道’谁都能走,谁都能停,谁都能靠,施划了也没用!”
但徐世奎仍希望,专用道即使不能完全“公交专用”,至少也要体现“公交优先”:“能不能早晚高峰期相对封闭,禁止其他车辆占用?”
在徐世奎看来,“公交优先”首先体现为“路权优先”。他干了11年公交司机,在他印象中,中州路沿线部分路口右转车道允许公交车占道直行,算是“优先”;9路公交终点站允许公交车不用绕行牡丹广场而直接转弯,也体现了“优先”。除此,他再也举不出公交车路权优先的例子。
公交企业老总揭示“公交不优先”
公交车自燃、公交司机中暑晕倒、“公交专用道”被占……一系列“公交热点新闻”不禁让人追问:到底什么是“公交优先”?它面临着怎样的深层次困局?该如何让它“从空中落地”?
结合行业现状,市公交集团董事长孙建功“有一肚子话要说”。
洛阳有多少人在坐公交?
公交,曾是人们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市公交集团成立于1954年12月,去年9月从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80%的股份制企业。目前共有在职职工4985名,营运车辆1484辆,营运线路89条,线路总长度1393.6公里。年营运收入2.64亿元,年运送乘客3亿人次。
那么,如今洛阳有多少人在坐公交车?孙建功提供的数字让人吃了一惊:2012年,洛阳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仅为14.7%(不含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远远低于深圳的54.5%、北京的46%、大连的45%、青岛的32%、郑州的32%、合肥的25%。
“公交车还跑不过电动车,再加上车辆少且旧、空调车少,导致公交客流呈下降趋势。”孙建功说,以前人们选择公交,是因为公交经济、方便、快捷、舒适,现在除了票价低廉外,公交已无竞争优势可言。
更多人放弃公交,选择电动车和私家车,其结果就是进一步挤占了道路资源,加剧了交通拥堵。近几年来,公交的式微与交通的拥堵同步呈现,相互作用,形成“坐公交的人越来越少、城市交通越来越堵”的恶性循环。
“实际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是得靠‘公交优先’承运更多出行人群,减轻道路压力。”孙建功认为,选择公交出行的“主力”是中低收入群体,政府解决交通难题,应优先考虑这一群体,“公交优先”应摆到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
四大问题导致“公交不优先”
“不可否认,洛阳公交投入在逐年加大,但‘公交优先’仍然是口号喊得多,具体行动少。”孙建功直言,当前洛阳“公交优先”难以具体体现,存在四大问题:
——设施用地不优先。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严重滞后、车辆进场率低。我市至今没有建成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公交停车场,2010年至2020年规划中的47个公交停车场、公交枢纽站,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市公交车进场率不足50%,大部分公交车夜间“无家可归”,只能停在马路上,轮胎经常被人扎坏。
——资金安排不优先。目前,我市公交基本票价是2000年确定的,13年原地踏步,但油料、人力资源等成本不断上涨,企业政策性亏损日趋严重,财政补贴远远不够。企业承担的公益服务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没有得到足额的补贴和补偿,过去6年,每年市财政对公交企业月票补贴率为18.5%,对老年人免费乘车补贴率为50.21%。此外,场站设施建设、新增车辆、智能公交建设等支持投入不足,我市万人现有公交车10.62标台,郑州2011年年底就已达16标台,洛阳空调车仅255台,至今未上智能公交系统,而全省已有10个城市有了智能公交。
——路权分配不优先。目前,我市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专用道和BRT快速公交,更没有公交优先通行信号系统,导致公交车辆运行速度低,公交出行分担率低。
——财税扶持不优先。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公交集团亏损1.17亿元,全年预计亏损2亿多元,财政补贴冲抵后,仍将亏损6000余万元。在“输血”不足的情况下,也未形成助推公交发展的“造血机制”,比如能否出台政策,允许公交集团尝试公交场站综合开发,以开发收益弥补亏损?此外,公交作为公益事业,该免的费用却没有免,比如公交车辆年检,能否不收年检费?
本报记者 孙利华 戈晓芳 赵佳 实习生 金京艺
“公交优先”的实质是“百姓优先”,不只关乎公交行业,也不只依靠公交行业。实施“公交优先”,体现的是政府的民生情怀,关键是落到实处。对此,洛阳各级各部门是否形成了共识、形成了合力?敬请关注下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