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吴铁旦站在了嵩县旧县镇黄沟村黄沟小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2年。32年来,他身边的同事越来越少,现在只剩他一人独自撑起这所小学。
3个年级13个孩子的“全能老师”
三排平房,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院子,如果不是屋子里传出来的阵阵读书声,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黄沟小学。
9月2日是黄沟小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天,记者到达的时候,52岁的吴老师刚敲响了挂在院内树上的钟,孩子们跑进教室,开始他们当天上午的最后一节课。
“三年级的同学拿出课本,一、二年级的同学先自己写作业。”吴老师走上讲台,带着三年级的学生开始朗读课文。十几分钟后,他让三年级的学生自学,转而给一、二年级的学生上课。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都到镇上上小学去了,现在学校只有3个较低的年级,一共13个孩子,所有课程都是我一个人在教。”吴老师说,“除了教语文、数学,还教体育、音乐、美术、品德等课。”吴老师既是“全能老师”,也是这个小学的校长。
32年,只有他一人坚守至今
吴老师说,从2009年至今,他独自撑起这所小学已经有近4年的时间,支撑他坚持下来的,是从教32年来,他对这个讲台和家乡深厚的感情。
1981年,20岁的吴铁旦回到老家黄沟村,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当时学校有90多个学生,5名教师。”吴老师说。
后来,村里到外面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少村民也搬到了外面去住,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老师也越来越少。
“到了2009年,学校就剩下我一个人。”吴老师说。其实,他也有过很多次到条件较好的小学任教的机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旧县镇中心小学就多次想把他调过去,可都被他回绝了。
“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吴老师说,他患有小儿麻痹症,深知山村里的孩子上学有多困难。如果没有老师留在黄沟小学,孩子们上学就要到六七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他选择了坚守。
“按照学生和老师人数的配比标准,我们学校的学生人数少,很难再有一个教师的名额,而且很多人也不愿意往咱这穷山沟里来。哪怕只剩下一名学生,我也会坚守下去。”吴老师说。
想让学校有套电教设备
32年,吴老师为学校奉献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时间。
“他的工资基本上都没有往家里拿过。”吴老师的妻子说。
为了节约教学经费,吴老师外出开会、出差的所有费用,都用的是自己的工资。前几年小学还收学费的时候,吴老师资助了村里不少困难家庭学生上学,有时候还自己垫钱进行学校建设。
而他自己家里却还是几间土坯房,一套与这个时代已经脱节的简陋家具,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吴老师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以前毕业的几个学生,一个当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一个在南京大学当博士生导师,还有一个在山西一家煤炭企业当领导……”谈起自己的学生,吴老师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三年级的学生要学英语了,我英语不行,希望能来个英语老师;现在外面的学校教学设备都比较先进,我也想让学校有套电教设备……”谈起学校的未来,吴老师的脸上满是憧憬。
本报记者 郭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