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国内首部家居行业贸易标准《家居行业经营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实施。其中对装修加价、装修保修期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昨日,我市业内人士称,新规有利于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但落到实处需各方加强监管,建议消费者“分段验收、分期付款”。
实际施工费不得超合同价8%
老城区的李先生就遇到过实际装修价格高于合同报价的情况。他说,自己曾参加某装修公司推出的“3.68万元高档精装100平方米”活动,商家承诺9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仅需3.68万元。但在装修过程中,装修人员告诉他,水泥、沙子、包立柱等要加价,最终的装修价格竟涨到5万元。
市工商部门数据显示:近年来,关于装修方面的投诉中,实际装修价格高于合同价格的占30%,装修后出现质量问题的约占20%。
而《规范》规定,家庭装修的实际施工费用不得超过工程合同报价的8%,超过部分由企业承担,顾客主动要求增加的项目除外。此外,《规范》还对装修质量的保修期做出规定,装修基础工程至少保修2年,防水工程至少保修5年。
“多退少补”仍是通行做法
昨日,记者就《规范》实施情况进行走访。
在新区某装修公司,一名李姓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受户型影响,基础装修中的水电项目会增加原材料的使用量,很容易出现实际装修价格高于预算的情况。“实际装修费用,我们通常按照‘多退少补’原则收取。合同价只作为大致的预算参考。”该工作人员说。
九都路附近一家装修公司采用“大包”的装修模式,即付款后一般不再额外加钱,如果实际费用高于合同价,若是因设计不合理所致,由装修公司承担。至于装修保质期,该工作人员说:“水电、防水等是5年,其余的是2年。”
“分段验收、分期付款”比较“保险”
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规范》的实施无疑有利于消费者维权。
那么,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前需注意哪些事项呢?
该负责人称,消费者尽可能选择资质、信誉好的装修公司,不轻信商家推出的优惠活动;签订合同前,应明确额外付费项目,避免出现隐性消费;对于各装修项目、工期,最好“分段验收、分期付款”,即验收一项付一项的款,同时保存好相关消费凭证。
业内人士指出,《规范》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处理商家违规行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赵佳 实习生 张逸姗 通讯员 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