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11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乌镇:晨光中摇曳的蔷薇
手机上还有一个键
唤醒心中的诗意
旗袍,美丽的烟霞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9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旅人凝望
乌镇:晨光中摇曳的蔷薇
□贾臻 文/图
乌镇河景
精美木雕
水上人家
    江南的水乡,如诗如梦,如烟如画。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以静谧、恬淡的感觉。乌镇即是如此。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与周庄、同里、甪(lù)直、西塘、南浔并称江南六大古镇。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保持着晚清和民国时水乡古镇的风貌: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元素。

    在一个夏日的早晨,我们一行几人来到乌镇。初见乌镇,我沉醉了,沉醉于天地之间,我的心变得澎湃而又平静。

    初醒的老街

    早上八点,到乌镇。走在乌镇长长的石板老街上,一道晨光静静地泻在狭长的街道上,显得温馨又宁静。我们轻手轻脚,生怕扰了这清净。

    据载,在乌镇的历史上,街巷众多:明万历年间有7坊58巷,清康熙年间有8坊67巷,清乾隆年间有8坊68巷,民国年间有76条巷子……

    乌镇的街是名副其实的,这源于两边的店铺。而乌镇的街,临河而修,河两边的店铺也是有讲究的。靠河边的店铺称“下岸”,这就是水乡古镇的特色。

    乌镇的街是狭小的,乌镇的街是悠长的,乌镇的街是最有韵味的。走在街中央,脚下踩着青石板,用手轻触那历经沧桑的木屋,感受着小镇的味道:嬉笑无忌的孩童,正赤着脚在小街奔来跑去;巷口的竹椅上,坐着摇着蒲扇的老人;街边的店主,正忙于生计……突然,远处飘来一阵卤香干的味道,从街头飘至巷尾,挑逗着我的味蕾。这便是小镇的风情,有时这风情也混在气味里。

    水中的桥影

    水,在乌镇是生命,是文化,也是性格。在这里随便走走,只怕河的记忆会印在脑海里。

    远处的河道,一片轻舟顺水漂流,船行到近处,才看到着青花素衣摇橹的船娘,在河水的氤氲中,显得极为雅致。

    依着河边的美人靠,望着河里来来往往的各式船只,追寻着古镇的几多变迁。

    翻开历史,不仅感慨,乌镇的河多,桥更多。据史籍记载,明万历年间有77座,清康熙时有124座,清乾隆时有116座,到20世纪80年代仍留有39座。

    乌镇的桥,单从名字就能看出它的淳朴。卖鱼桥是镇上鱼市所在的桥,白娘子桥因建在白娘子巷而得名,而红星桥、工农桥、幸福桥等一眼就能看出是哪个时代的产物。

    除了其公共服务性,乌镇的桥还有文化欣赏性。桥上的桥联既是文人的智慧,也是一道风景。

    水中的桥影,或妩媚,或灵动,摇曳着风姿。

    乌镇的地标

    来到乌镇,茅盾故居是必看的。一路探寻,便来到了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为一幢木结构楼房,系茅盾曾祖父沈焕购置,茅盾收到《子夜》的稿费后,便翻建了里面的三间小屋为书房。茅盾故居虽没有大户人家的气派,但不论客厅、卧室还是书房,都透着沈氏家族书香世家所积淀出来的儒雅之气。在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作品中,有不少乌镇的影子。

    茅盾故居东面是立志书院,与之仅一墙之隔。天井里植着桂花树,讲堂上悬着“有志竟成”的匾额,书院门前河道上有一文昌阁,是旧时书生心目中的圣地。

    当然,要了解小镇深厚的文化底蕴,除了立志书院和茅盾故居外,昭明书馆、修真观戏台、翰林第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颇值一观。

    古宅的韵味

    古朴的建筑,厚重的人文,乌镇处处古韵味。

    乌镇的建筑,每扇门、每根梁、每垛墙,都有故事。每座房子,都是一种文化。从表面看,马头墙、风火墙、水阁楼,错落有致,躺在金色的阳光下,成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美到了极致。小河——街道——房屋,使整个古镇充满了灵气,但这是寻常百姓人家。而那些高屋大厅,也不像北方王家大院那般的叫法,一律以“厅”命名,这些宅第,从外看不出其豪,而里面尽显其宽。

    一般的“厅”其实是五开五进的大宅院,一个石库墙门,两扇木门,迎门是一个不起眼的天井,穿井而过,是第一进二层楼亭,再往里走便越来越亮堂、越来越气派!精雕细刻的栋梁、神态毕现的砖雕,让我们叹为观止。

    漫游乌镇,让我凝神静气。在乌镇,看到的是历史,踩到的也是历史,所以我们轻轻地走,静静地看,不带走一片云彩。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