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都路改造工程就要启动了。
昨日,记者就九都路改造方案采访了河南省城镇规划协会副会长、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姚军,河南省文物学会副会长、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余杰和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道路工程师黄世衡等专家。他们表示:这个改造方案更符合当前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也更有利于洛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保护;解决九都路交通拥堵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协调性更强的措施和办法。
省下巨额资金,办更要紧的事
原九都高架路方案总投资需要78.3亿元,其中征迁成本18亿元、工程费用60.3亿元,每年的利息支出高达数亿元。姚军表示,市委、市政府统筹考虑当前我市财力状况,决定实施九都路改造方案,完全符合洛阳实际,这样可以省下巨额资金,办更要紧的事,比如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等。
姚军指出,从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实践来看,修建高架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一是影响景观。高架路本身是在现有城市基础上重新改造,必然会对原有城市的格局、肌理包括出行方式造成冲击。二是产生噪声。三是对沿路低层住户的采光造成影响。“很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高架路的国内外城市,如波士顿、广州等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部分高架路在建成数十年后拆掉,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浪费!”姚军说。
保护古城风貌,不宜建设高架
余杰表示,大规模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应以保护洛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为原则。原九都高架路方案贯穿隋唐洛阳城和东周王城遗址,还穿越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和历史轴线区域(玻璃厂路、定鼎路),显然会割裂历史城区的整体形象。
余杰还列举了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做法。南京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明确历史城区内不得新建高架路等大流量机动车通行道路;北京和西安在老城附近和城墙周边区域,均未有高架交通穿行;扬州、曲阜等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在历史文化街区及重要城址区域也均严格控制采取高架的交通模式,以保护历史名城风貌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实施综合改造,“大循环+微循环”
“交通拥堵是城市通病,必须通身治理、终身调理。”黄世衡说,洛阳市目前的交通状况,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有一些“堵点”或“拥堵路段”,对此,必须“辨证施治”。
姚军表示,现有九都路改造方案应该进一步细化,例如,要针对每个路口的具体现状,拿出不同的改造方案,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架过街天桥、下穿通行等,使道路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姚军还指出,随着我市四环路的建设,将来通过九都路的过境车辆,将被分流至城市外环路,九都路将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中长距离出行道路。随着中心城区断头路的打通,城市道路网络不断完善,九都路周边的“微循环交通”可有效减少九都路上的交通流量。同时,随着洛阳新区建设的日渐成熟,城市的组团发展效应日益凸显,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未来城市区人口将部分往新城区迁移,可减轻洛北城区的交通压力,九都路交通流量也会随之减少。
各方均不“添堵”,方能确保畅通
黄世衡表示,对交通拥堵,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政府,要积极“下药施治”;作为企事业单位、项目开发投资人,也要自觉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少要求增大开发用地的容积率,少取消一些城市次干道或支路,少在交通主干道开设出入口,少让本单位的车辆挤占城市公共道路资源;作为每个交通参与者,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抵制不良交通行为。概言之,就是大家都不“添堵”,这样,道路方能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
本报记者 孙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