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9版:洛阳·深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私家车 油改气 您需要了解的那些事儿
古村:历史悠久文化丰 桑蚕养殖巧致富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13 年 9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古村:历史悠久文化丰 桑蚕养殖巧致富
古村村民正在制蚕丝被
    ■往事如烟

    位于洛宁县西南山区的底张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据该乡负责人介绍,由于该乡位于西南山区,所处位置刚好在山的底部,且张姓住户较多,因此起名为底张乡。

    底张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很多村子能显现出来,该乡的古村,素有“开天辟地有古村”之说,相传村内曾经挖掘、发现有较早人类活动的痕迹,如石镰、石铲等。

    底张乡草庙岭村的古民居很是有名,村里的郭家大院就是代表之一。根据郭氏家族家谱的记载,清康熙年间,郭氏家族迁居到草庙岭村,他们注重农桑,辛勤劳作,崇尚孔孟之道,饱读诗书,经过十几年的奋斗,郭氏家族日渐殷实。

    后来,该家族的郭尚德科考成名,被封“修职郎”,郭雄也金榜题名,郭家迎来双喜,并开始大兴土木,建起了四合大院;清乾隆元年,郭雄又被封为郾城、杞县儒学正堂,成为一方大儒,其间郭氏家族进行第二次扩建屋舍。

    此外,底张乡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该乡一个600多人的小村曲阳村,有7位革命烈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英雄彭仲韬,其故乡就在该乡的西么头村。

    ■人文自然

    底张乡距离洛宁县城19公里,距洛阳市区110公里,总面积达136.8平方公里。该乡现有29个行政村151个居民组2.3万人。

    底张乡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整体地貌为“七山二涧一分川”,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偏少。

    该乡林木资源丰富,是洛宁县的林业大乡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6%。其中,林地面积达6141公顷,木材蓄积量很大;淡竹面积700余亩,年产淡竹20万公斤。此外,该乡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金、银、铜、铁、铅、石英石等资源的储藏量很大。

    底张乡虽位于山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里的交通越来越便利。郑卢高速、省道249公路穿境而过,29个行政村的村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其中11个行政村的硬化道路可以直通每户村民家门口。

    ■今日古村

    近年来,底张乡利用当地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变为畜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取得不错效果。提到调整农业结构,底张乡古村可谓一个缩影。

    古村村党支部副书记高六显介绍,以前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由于地处山区,降水量较少,受气候条件限制,该村村民种植的粮食收成不好,有时粮食仅仅能维持一家人的口粮;后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2009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些村民到孟津县会盟镇以及三门峡卢氏县等地考察,发现当地发展桑园有着不错的市场前景,回来后,一些村民开始尝试在古村发展桑园,同时发展桑蚕养殖产业。

    古村的桑园有个特点,所有桑树的高度不超过1米,而且每年都要将桑树齐根剪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桑叶的鲜嫩程度,以便给桑蚕供应高质量的“口粮”。

    “桑蚕养殖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不仅能带动当地村民就业,更能增加村民收入。”高六显说,桑蚕养殖技术难度小、劳动强度小,普通村民不用经过复杂的培训就能上岗,是一条“短平快”的致富路。

    目前,古村有桑田400亩,从事桑蚕养殖的村民很多,一些村民负责桑树种植,一些村民则专门负责饲养桑蚕,还有一些村民负责蚕茧、蚕丝的加工。

    近年来,古村的桑蚕发展逐渐步入正轨,成立了蚕丝加工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效果显著。

    近日,记者在古村的一家蚕丝加工公司的蚕丝加工区域看到,加工车间里的摆放着各式蚕丝夏凉被。贾长春说,一条蚕丝夏凉被大概需要0.75公斤的蚕丝,以每公斤蚕丝600元计算,一条蚕丝被仅蚕丝的价格约为400元;冬天用的蚕丝被需用2公斤至3公斤的蚕丝,仅蚕丝销售就千余元。

    “‘公司+农户’模式,不仅解决了古村桑蚕养殖深加工问题,还解决了不少村民的就业。”高六显说,仅这一家蚕丝加工公司就解决了当地80余名村民的就业。如今,桑蚕养殖已成为古村的主导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致富。

    本报记者 赵佳 通讯员 韦萃萃 文/图

3上一篇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