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4版:洛阳·聚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众志成城抗大旱 科学应对保民生
得从这次干旱中明白点什么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洛阳商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3 年 10 月 15 日 星期    【打印】  
近几个月来,我市遭遇持续干旱,昨日分布不均的降雨亦未能缓解——
众志成城抗大旱 科学应对保民生
孟津雷洼村村民正在引黄河水浇地
    核心提示

    昨日在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市普降小到中雨。不过,气象专家说,此次降雨过程短暂,总体雨量小且分布不均匀,今天起天气将转好,未来一周基本无明显降雨过程,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出现的重旱,对小麦播种、牡丹增种、果树生长、人畜饮水等造成了何影响?我市各部门将如何应对?昨日,本报记者分路对此进行了采访。

    1 降雨不均 难缓持续旱情

    久旱逢甘霖,虽说昨日的降雨量少时短,但也为人们增添了一份喜悦。

    市气象台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7时,宜阳、孟津的降雨量均为15毫米,偃师14毫米,市区13毫米,新安11毫米,伊川9毫米,汝阳、嵩县均为4毫米,洛宁3毫米,栾川2毫米。

    按照相关标准,12小时以内降雨量在5毫米以下为小雨级别,5毫米至15毫米为中雨级别,昨日我市各县市区都普降小到中雨。

    “昨日在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我市降下了小到中雨,但总体雨量小、过程短暂且分布极不均匀,并不能缓解目前的重度旱情。”气象专家说,这次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雨量很小,我市的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12日,市气象部门对我市的土壤墒情进行了监测,10厘米至20厘米土壤墒情显示,目前孟津、偃师、栾川、嵩县、洛宁、伊川、宜阳等地的土壤相对湿度小于40%,为重度干旱;新安、汝阳土壤相对湿度小于50%为中度干旱。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日起我市的天气将转好,且未来一周我市基本无降水天气过程,大家仍需持续抗旱节水。具体来说,今天白天全区多云转晴天,偏北风3级左右,气温7℃到18℃;明天晴天间多云,气温8℃到21℃;周四晴天间多云;周五晴天到多云;周六多云转晴天,偏北风3级到4级;周日晴天到多云。

    2 人工增雨 部门随时待命

    昨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对我市九县市均实施了多批次的人工增雨作业,截至17时,共发射高炮增雨弹116发、火箭弹28枚。

    “正常情况下,满足一定的条件,才会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昨日冷空气所带来的降水系统较弱,天空状态并不十分理想,按照往常是不会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的,但现在旱情严重,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可实施增雨的机会。

    该负责人说,许多市民习惯用“人工降雨”这个说法,似乎有云没云,只要工作人员作业就一定能下雨。其实正确的说法是“人工增雨”,指在适当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向目标云中增加适量的凝结核,以影响云物理过程,从而实现增加地面降水的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气条件,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且云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通过高炮、火箭弹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才能够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

    目前我市共有人工增雨作业点130个左右,分布在各县(市)。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不仅实施人工增雨的工作人员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增雨弹药准备也很充足,用于增雨的火箭弹、高炮等装备也都处于作业准备状态,只要天气形势允许,工作人员将随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3 引黄灌渠 满负荷运转抗旱

    地处黄河渠灌区的孟津县白鹤、会盟等镇,是我市的农业高产区。昨日上午,白鹤镇雷洼村,黄河水正通过引水渠,流向“饥渴”数月的农田。

    孟津县是典型的农业县,今年全县有耕地面积43万亩,其中无抗旱条件作物20.4万亩。今年8月以来没有有效降雨,加之全县大范围、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引发夏秋连旱,土壤失墒加快,目前全县10个镇均为重度干旱。

    孟津县水务局负责人说,该局为保障该区域秋收秋种工作,在黄河渠灌区出现干旱苗头后就开始提前谋划浇水工作。9月初,他们向小浪底水利枢纽管委会提出申请,希望能加大送水量缓解干旱,为秋播秋种工作创造便利。

    9月20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加大水库下泄流量,全力支持黄河下游引黄灌渠的抗旱工作。

    在雷洼村地头,正忙着浇水的村民秦党生,拿着铁锹一边堆起一道护坡,一边想办法把水引入地里。他家有一亩地,昨日恰好轮到秋种后的第一次浇水,他希望农田能一次“喝个够”。

    孟津的引黄灌渠,担负着7万余亩农田的抗旱灌溉任务。该负责人表示,随着水库下泄流量的不断加大,黄河灌渠近5年来首次满负荷运转,目前每天可以浇灌近3000亩农田。

    和孟津一样,目前我市各相关县(市)区都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抗旱。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1600万元,重点用于抗旱水源建设、病坏设施修复、渠道清淤疏通、抗旱机具购置和抗旱服务队建设。同时,为扩大灌溉面积和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全市共投入抗旱人数7万多,投入抗旱机电井6100余眼,出动机动抗旱设备1240余台(套),抗旱浇灌面积128万亩次。市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已组成9个抗旱督导组,开始对各地抗旱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市水务局也已组成5个技术服务督导组,分赴各地对抗旱工作进行指导。

柏峪村村民排队取水
    4 筹建管道 缓解山区用水难

    昨日,天空中淅淅沥沥飘着雨,但在偃师市府店镇柏峪村里,一辆三轮拉水车的到来还是吸引了不少村民排队取水。

    该村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柏峪村位于偃师市南部山区,近几年通了自来水,但由于当地没有水源,村里依然沿用截潜流工程,将山上的地下水截停引入人工蓄水池,满足村民对生活用水的需求。但是,近几个月缺少降雨,柏峪村中苏家门、南地等几个自然村的水井已经干涸,村民生活用水缺乏,要从山下地势较低的自然村拉水。

    拉水车司机刘俊朝就是柏峪村苏家门的村民,他每天要驾驶三轮小货车到山下拉两次水,每次能拉七八桶,供苏家门200多名村民使用。

    “平均每户一天只有4桶水,乡亲们用水很节省,洗完脸的水留着喂牲畜,洗完菜的水留着洗碗,几个月来,我们都不舍得用水洗衣服。”刘俊朝说。

    偃师市水利局防汛抗旱办公室负责人说,为了保证冬小麦适时播种,缓解村民吃水难,偃师市相关部门从10月初开始,维修、配套机井,整修、疏通渠道,并启动3500余眼机井进行耕地灌溉,目前已累计灌溉7万余亩,水利条件较好的部分镇区已经开展播种,共播种冬小麦2.4万亩。

    同时,在南部山区一些附近有水源的自然村,相关镇政府对这些村庄补贴资金,让这些村庄从附近拉水。对于周边没有水源的自然村,镇政府组织车辆,向村庄送水。

    此外,偃师市水利局正在向偃师市政府申请资金,对府店镇车李村截潜工程蓄水池清淤、整修,为府店镇安乐村、史家窑村和大口镇山张村等缺水的自然村铺设管道,从别处的截潜工程蓄水池引水。

    该负责人说,铺设好连接这些蓄水池的管道,就能够解决村民用水的燃眉之急,还能预防以后再次发生干旱时,这些村的村民出现用水困难。

    5 科学管理 应对水果减产

    昨日,记者从市园艺工作站了解到,受干旱气候影响,今年我市苹果、樱桃等主要水果均有所减产。在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帮扶下,果农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减小了干旱对部分果树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市园艺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9月的均降雨量很少,抑制了果树的生长;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红蜘蛛、白粉虱、流胶病等果树病虫害发病率也有所提高,影响水果收成;此外,由于缺水,部分果树还出现了早期落叶的情况,花芽未能正常分化,对来年果树的开花结果也有影响。

    以受干旱影响较严重的苹果、大樱桃等水果为例,由于降水量少,空气与土壤中的湿度较低,影响授粉,导致减产。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苹果减产三成至四成,大樱桃减产两成左右。“除减产外,果品质量也有所下降。”该负责人说,目前正值苹果采摘之时,受干旱影响,今年苹果个头小、着色差,外观不好看、水分含量少。

    为了减少干旱对我市果树生长的影响,我市农业技术人员向果农累计发放果树技术管理宣传页及印有技术人员联系方式的服务卡1万份左右,同时增加深入田间地头频率,指导果农通过技术管理等方法,减少干旱对果树生长的影响。

    市园艺工作站的技术人员在果树生长的重要时期,通过肥水、修剪等技术,减轻果树旱情。如推广穴贮肥水技术,该技术即在树冠下方挖出深约40厘米的洞穴,将秸秆、水、肥料等填充后,用带有小孔的薄膜覆盖,最大限度保存水分;此外,在夏末秋初之时,指导果农修剪枝叶,以减少水分蒸发。

    6 技术支持 保障牡丹种植

    每年10月都是牡丹集中种植之时,但受干旱影响,今年我市牡丹种植时间有所延迟。昨日,记者从市牡丹开发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计划增植牡丹1万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种植了1000亩左右。

    市牡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牡丹有着特殊的生长习性,每年10月开始,在合适的气温、水分及湿度下种植才能成活,且牡丹苗木刚种下时,需要及时浇灌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根。受干旱影响,目前已种植的牡丹大多分布在城市近郊一些水源较充沛的地方,而丘陵、山地等干旱地区,因土壤中水分流失严重,即便种植牡丹,成活率也很低,因此尚未开始种植。

    “干旱虽对牡丹种植造成影响,但因目前气温较高,也为牡丹种植及正常生长争取了一定时间。”该负责人说,一旦气温下降到0℃以下,牡丹苗木很难生根,成活率较低。目前气温仍较高,因此可采用技术手段,赶在气温下降到0℃之前,保证牡丹种植。

    目前,我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等,弥补干旱对牡丹种植造成的损失。建议干旱地区的牡丹种植户,在种植之前,先将苗木浸泡在泥浆中,让根部多吸附些泥浆,这样种植下去后,泥浆中的水分至少可供应根部8天至10天;此外,种植户可就近购买本地牡丹苗木,以缩短苗木从起苗到种植之间的时间,此时间最好控制在2天之内,以减少根部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

    本报记者 戈晓芳 李东慧 郭秩铭 赵佳

    通讯员 陈红霞 薛金辉 文/图

下一篇4  
      

≡ 洛阳社区最新图片 ≡

≡ 百姓呼声 ≡

≡ 洛阳社区热帖 ≡

≡ 聚焦河洛 ≡

≡ 亲子教育 ≡

≡ 公益慈善 ≡

≡ 房产家居 ≡

≡ 汽车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