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电视专题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其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如今,同名图书出版发行,饮食文化类书籍受到不少读者青睐。
其实,周作人、梁实秋、汪曾祺等大家早就写出了饮食的情趣、品位和境界,更引得一众追随者纷纷效仿,老书新作,每每有饮食文字的相关著作,都会引起诸多关注。下面我们来说说饮食文化类图书出版的两大趋势和特色。
趋势一 港台“老饕”倾倒读者
港台的“老饕”(食客)的饮食文字,俨然成了一股出版潮流。
继《味道台北》之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次推出了欧阳应霁的作品。对于来自香港的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不少内地读者并不陌生。几年前,三联书店就曾引进出版过他的《香港味道》《半饱》《快煮慢食》等饮食文字。
三联书店在今年1月也出版了《饮食》杂志创办人焦桐编纂的《汤圆与白香饼》,介绍台湾美味。随即在3月,跟进推出“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的《其实,大家都想做菜》。贯穿烹调技巧、食材特性其间的主轴是作者从一个爱做菜的研究生变成餐厅专业厨师的学习过程、所思所感。游走东西文化之间、穿梭学院与厨界,庄祖宜把厨师们的想法和技术,乃至国际餐饮界的争议和共识,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此外,还有漓江出版社引进的黄婉玲的《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责任编辑董卉坦言:“多年来矢志寻遍台湾本地即将消逝的古早美味,日复一日,从隐匿在民巷小街和老集市上的店铺摊位中觅得老师傅们的祖传手艺以及与手艺同样久远的味觉故事,我们觉得这件事本身非常有意义。”该书自上市以来已销售2万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老饕漫笔》的作者赵珩就曾提到,整个社会对饮食文化越来越关注,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能够容纳多元的文化视角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位有一种追求,怀旧情结相当普遍,而不少饮食文化类图书都有浓厚的怀旧味儿。多年来,尽管饮食文化图书从未真正意义上的大红大紫过,但因其独有的文化视角和文字魅力而保持着常销的势态。这也是各家出版社乐于在这一细分市场耕耘的原因之一。
趋势二 欧美日食客渐受关注
尽管读者对港台的老饕、食客的文字颇有青睐,但从欧美日等引进的饮食图书同样不容小觑,它们也从不同角度透视了地域差异下的“饮食”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真义。
新星出版社引进的“美国饮食文学教母”M.F.K.费雪的《写给牡蛎的情书》《如何煮狼》《恋味者》《美食家的字母表》就是这样的例子。《如何煮狼》的责任编辑金辉介绍,费雪可谓美国饮食文学界的指路明灯。其身后诸多饮食书写者追随着她的脚步,却从未超出她的高度。比如1942年,美国战祸连绵、经济萧条。她在《如何煮狼》中讥诮一些人不顾现状而对饮食过分讲究,更不屑于太过现实的草草应付,而是以滚沸的热情、大胆的实验精神,创造出一道道梦幻料理——告诉人们,饮食的意义,不仅仅是果腹,还有温暖、安全和爱。
类似的还有译林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厨房里的哲学家》。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辑白路告诉记者,法国传奇政治家和美食家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化作美食奇谈。M.F.K.费雪曾经将该书翻译成英文,足见其地位与权威性,“作者埋头20多年的倾心创作,不仅悉数纳入了他动荡一生的美食阅历,连同他对美食学的研究,对人类美食行为的思考,读来依旧让人觉得津津有味,毫无过时之感”。
另一个出版现象也值得注意,就是挖掘固有印象的文字作者们与饮食的因缘。譬如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食记百味》,记录了吉本芭娜娜日常饮食的点滴,她与儿子小不点共食的回忆,亲情暖暖。“引进该书也算剑走偏锋,我们希望告诉读者芭娜娜除了小说以外,她的饮食随笔同样精彩”,该书责任编辑李楠如是说。
还有小说家池波正太郎,他的时代小说已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陆续推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避开文学类出版社的强势,引进了他的饮食随笔《食桌情景》,从生活角度入手,将池波正太郎的“食通”的一面展现给读者。还有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大仲马的临终之作《大仲马美食词典》,“写作使其富有,耽吃使其贫困”,同样是一位文学大师在饮食方面的卓越贡献。几家受访者都回应称,这一策划思路或许也会成为一股潮流——挖掘那些充满怀旧情结的名人饮食体验,体验浓厚的地域意味和丰富的生活阅历。既满足了文化学者的解构情节,又填补了一般读者的口腹之欲。
(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