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穿城过,不安全还容易堵车,啥时候能把国道改改线?”自新安新城区建成,十多年来,县城居民和来往司机都有着这样一个想法。前不久,310国道新安段改线工程即将启动的消息传开,不仅让当地群众拍手叫好,也在外界引起强烈反响。
据介绍,该工程全长25.92公里,预计2015年年底完工。该项工程是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的公路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工程和洛阳市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安为未来着力谋划的四个重要工程之一。
从国家级贫困县到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之一,新安经历了一次次“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该县坚持“工业强县、旅游富民、科教育人”发展战略,工业形成了能源、铝产业、新型化工、新型建材、钢铁、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集群;农业形成了朝天椒、中药材、大粒樱桃、无公害蔬菜和烟叶等五大产业基地;旅游业打造出了以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代表的“山水韵”自然风光游,以汉函谷关、千唐志斋为代表的“汉唐风”历史文化游,以关址玫瑰和新安樱桃沟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游,并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旅游强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门球之乡”“中国澄泥砚之乡”等众多荣誉。
如何让新安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保持强劲势头,该县领导班子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县委书记张生伟说:“发展不能只顾眼前,要干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干出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是政绩,谋划好未来,为明天的发展奠定好基础也是政绩。”
310国道新安段改线,将解决县域内交通制约的问题。与此同时,该县还着眼城镇化、水资源利用和项目建设,高起点、大手笔谋划一批为未来发展奠基的工程,着力打造后发优势。
在城镇建设方面,新安按照“依山就势、山城融合、街路分离、森林城市”的思路,依据“一带、四轴、六组团、多中心”的总体规划,实施城北新区开发,将用3年至5年时间,把城北新区打造成为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产业高效、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新安充分发挥小浪底库区支流库容的作用,从小浪底库区畛河新安提黄工程渠首泵站上游引水注入涧河。工程建成后,可解决新安水资源紧缺、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问题,保障县城生产、生活用水,恢复涧河灌区灌溉面积2.4万亩。
工业是新安的立县之本。20世纪80年代,该县依托矿产资源优势走“工业兴县”道路,使县域经济实现大跨越发展,但由于工业对资源依赖性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很大压力。为此,该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闭曾为全县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台共470兆瓦小火电机组,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除尘、脱硫、脱硝工程。该县还投资2.8亿元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并由县财政全额垫资在11个乡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目前,总投资56亿元的万基控股集团2×60万千瓦热电机组项目已完成桩基施工,年底前将完成锅炉钢架安装,2014年年底建成投产。同时,该县把项目建设重点定位在铝钛精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三产等重点产业上,谋划打造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铝钛产业基地、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黛眉山生态休闲度假区、汉函谷关文化产业园等。
“目前,省、市把开放招商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中心之中心’,我们把修路、引水、造城、上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也是为开放招商提供充足的空间支持。有了优厚的条件,我们就可以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100强、中央直管大企业,引进龙头企业、产业链企业和科技含量高的好企业。”新安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峰满怀信心地说。
按照“十二五”规划,新安在交通上,将抓住310国道改线的历史性机遇,结合S246省道向南延伸之机,打造“一刻钟环城经济圈”,构建覆盖全县的综合交通网络;在城镇化上,将通过提升城镇品位、扩大城区规模,使县城容纳能力新增8万人,县城人口在20万人以上,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5%;在旅游上,将构建“全景新安”“全域景区”的大旅游格局,打造国家旅游文化名县;在工业上,将通过招商引资、升级转型,打造全国重要的铝钛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县社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本报特约记者 王学新 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