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一批女演员挑大梁、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接连上映,且获得不同程度的票房成功,这种现象引起业内外关注——中国电影市场,女性崛起? |
|
国产片《非常幸运》9月17日登陆大银幕,成为进入8月以来上映的第7部女演员挑大梁、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女性电影如此集中地出现在银幕上,这在国产电影界并不多见,这种现象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此现象出现的重要背景,是中国女性目前已构成电影消费的主力人群。特别是以年轻女性为目标观众的电影,具有相当可观的市场潜力。从《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各色女子,到《小时代》系列的闺蜜姐妹团,再到《一夜惊喜》的大龄女白领,许多反映中国女性情感的国产电影在今年落地生根,且都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这让不少电影人感叹: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女性正在崛起。不过也有影评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国产女性电影尚未形成气候的最大问题,在于看待女性的视角。
1 女性题材:电影人文思考的重要侧面之一
事实上,电影诞生的最初半个世纪,女性观众一直是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电影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塑造生活方式的大众媒介,最新款式的服装、化妆品等物品在各色影片中被作为时代特征加以强调,而关于女性生存状态的各种分析探索,成为电影人文思考的重要侧面之一。
好莱坞的调查报告显示,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电影市场中,女性观众达到60%甚至80%。以1939年为例,最卖座的10部电影中有4部是以女性为主线的,其中之一是已成为影坛经典的《乱世佳人》。一种被称为“女性电影”的影片类型风行开来,它们多数讲的是一个女人在被男人伤害后,如何承受苦难、自强不息,完成了对自己的拯救。这类电影又被称为“哭片”,在那个年代能占到一般片厂年生产计划的1/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电视的冲击,女性观众群萎缩,女性题材电影在好莱坞一度走向边缘。直到1990年《风月俏佳人》等一批电影亮相,以女性观众为目标的电影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不过它们有了一个更年轻化的名称——“小妞电影”。“小妞电影”中的姑娘们对生活有更大的自主权,行为模式也从消极被动演变为积极主动。《律政俏佳人》《欲望都市》《新娘靠边站》《我最好朋友的婚礼》等都是好莱坞“小妞电影”的成功典范。
2 女性的情感世界,让票房出现“三级跳”
在中国的银幕上,女性电影同样经历了由盛到衰再重新兴盛的过程。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大量关于婚姻爱情等主题的女性题材电影出现在影院里,阮玲玉的《神女》和《新女性》便是其中代表。到20世纪80年代,仍然有黄蜀芹导演的《人鬼情》这样关注女性的电影。
进入21世纪,国产电影出现了近十年的女性意识衰退期,直到《非常完美》在2009年暑期上映。之后是2011年的《失恋33天》、2013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这三部电影的上映时间分别间隔约一年半,票房却实现了从1亿元到3亿元、再到5亿元的阶梯式上升。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后,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接棒上映,以20世纪90年代4个大学女生的青春爱情故事为主线,票房狂收7亿多元;紧接着上映的郭敬明导演处女作《小时代》,同样是以几个“小姐妹”为核心的青春电影。之后,《小时代2》又杀进8月暑期档,而在同档期和它展开争夺的,也是几部女性题材电影——金依萌执导、范冰冰主演的《一夜惊喜》,改编自同名电视剧的《粉红女郎》以及白百合主演的《被偷走的那五年》。接下来是《非常幸运》,章子怡、姚晨、林心如、蔡少芬4个好姐妹在银幕上密谋如何“嫁出去”。
可以看出,这一批电影的共同点,便是聚焦女性情感世界。除了爱情之外,“灰姑娘”情结是这类女性电影的另一个特征。
3 难成气候,顾了时尚顾不了深度
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女性电影层出不穷,热闹非凡,但没有真正形成气候。
在一些从业人员看来,女性电影要抓住观众,必须够时尚、够前卫,而中国内地缺少真正了解都市生活的导演。
有人认为,另一个阻碍国产女性电影发展的因素是中国缺乏漂亮且有特质的女演员。在好莱坞,正是这类女星支撑了女性电影:梅格·瑞恩、瑞茜·威瑟斯彭、德鲁·巴里摩尔、凯特·哈德森、安妮·海瑟薇和凯瑟琳·海格尔等,都无一例外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这一类女演员除了要有亲切的笑容、清新的气质,还必须有过硬的演技。而眼下中国电影圈里能担此重任的女演员相当稀缺。
还有影评人指出,国产女性电影眼下无法形成气候,最大的问题在于看待女性的视角。如果只把女性当作银幕宝贝,而不是把这一群体放在社会大背景下,做更加深入的观察与挖掘,女性电影永远只能成为视听大餐中的花边点缀。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