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继承人选择的问题上,太祖一直是被逼的。
第一,杜太后逼迫。母亲要求他这么做,他是一个孝子,不忍心违背母亲的遗志,不得不答应。
第二,赵普逼迫。首先是逼迫太祖传子;其次,位高权重,独断专权,相权威胁皇权,太祖被逼无奈,将其下放;最后,无奈罢免赵普,反对的声音没有了,太祖只能传弟,这也是一种逼迫。
第三,光义逼迫。赵光义在开封尹的位子上十余年,不断扩大发展自己的势力,他的办公部门“判南衙”,俨然另外一个大宋朝廷。在这种情势之下,即使太祖强力立德昭为太子,恐怕也很难保全太子的性命。
在三种力量的逼迫之下,尤其是光义力量不断壮大的无形威逼下,太祖很无奈,只能封光义为晋王。
赵光义如何逼迫太祖传位于自己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网罗各色人才;第二,拉拢朝中大臣;第三,私交禁军将领、地方节度使。
开封城里到处笼罩着光义的阴影。应该如何摆脱赵光义的势力逼迫呢?太祖想到了迁都。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四月九日,太祖带着光义及群臣,离开开封,前往西京洛阳。注意一个细节:以往太祖每次离京,都是让光义留守京城,而这次没有。这说明太祖对光义已经很不放心,不想让光义脱离自己的视野。而且,在洛阳举行完南郊祭祀以后,迟迟不肯回开封,宣布准备将都城迁到洛阳。太祖迁都的态度很坚决,迁都的理由也很充分,是为了大宋王朝千年大业确定地理优势,所以大臣数次进谏均无果。最后,晋王赵光义只得亲自出马。《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如此记载的:
晋王不慌不忙地说:“迁都洛阳不合适。”
太祖说:“迁到洛阳还不算完,早晚要迁到长安。”
晋王叩头,直言极谏。
太祖说:“我之所以将都城西迁,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是想借助这里的高山大河的地理条件,裁减军队,学习西周、汉代,以此安定天下。”
晋王说:“在德不在险。”
太祖没有回应。
太祖、光义兄弟二人这一段看似平静的对话背后,似乎隐含着激烈的冲突、抵触、斗争。
太祖虽然对光义的进谏不置可否,然而因为没有获得任何支持,最终只得车驾回京。所以说,在迁都问题上,赵光义还是最终胜出。这说明,赵光义的势力已经根深蒂固、无处不在了。开宝九年二月,太祖派兴元尹皇子赵德昭至宋州(今河南商丘)去迎接前来朝见的吴越王钱俶。在此之前,这类任务一般由赵光义负责。这让晋王赵光义坐不住了,他虽然具备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毕竟没有正式下诏,传谕天下,随时有可能让煮熟的鸭子飞走了。在时局很不明朗并且开始向不利自己的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不让煮熟的鸭子飞走呢?
赵光义终于下手了。这就是大宋历史上的一大谜案:斧声烛影。
赵光义如愿坐上了大宋王朝的头把交椅,但是,他能坐稳这椅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