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无所不能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10月20日深夜,宋太祖赵匡胤与他的弟弟开封尹、晋王赵光义在大宋内宫一起烛光宵夜之后,不明不白地离世了。第二天,赵光义正式即位。赵光义是这次政治事件的胜利者,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谁犯罪,谁受益”。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以后,到底采取了什么招数,使大宋王朝最高政权实现了平稳、顺利的过渡转移呢?
事实证明,赵光义的政治手腕是无所不能的。他在最合适的时候,在最合适的地点,利用最合适的人,干了最想干的事。
第一,最佳时机。斧声烛影事件发生在开宝九年10月20日,此时的开封城内兵力空虚。开宝九年8月,宋太祖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等人率兵征伐北汉,9月抵达太原城下,10月的时候,大宋军队与北汉军队战争正酣。此时极力反对赵光义接替大宋政权的赵普也已经被贬离京。
第二,最佳地点。京都开封是赵光义的地盘,大宋的内宫是优中之优。
第三,最佳内线。那夜,不听从宋皇后旨意召赵德芳入宫即位,而擅自召赵光义进宫的宦官叫王继恩,他明显是赵光义在宫中收买、安插的内线。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了,赵光义想不成功都难。太祖之死很突然,光义即位也很不正常,太祖的儿子、朝野上下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引起政治动荡?
要证明自己的帝位合法,最有效的方法是证明他当皇帝是宋太祖的旨意。没有传位诏书,便通过其他的诏书来告知天下:我赵光义当皇帝是我哥哥的旨意。
封赏皇室主要人员。以皇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山西南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太祖的儿子依旧称为皇子、皇女,不久以后,也让赵廷美的儿女并称皇子、皇女。赵廷美、赵德昭上朝时,位列宰相之上。
借鉴陈桥兵变后的经验,对朝廷官员加官升职。能升官的升官,不能再升的加官。凡是追随赵光义的那些人都随着赵光义的即位陆陆续续提升了级别与待遇。这也是实现政权得以顺利过渡的重要因素。
至于军队问题,赵光义坐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并没有立刻召回这些军队。于是,这些太祖的死党只能在远离京师的北汉境内,原地待命。既要面对太原城里的北汉军队,又要应付辽国的援军。事实上,这些将领很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们可以反,但他们不能反,因为他们的家小都在开封城内。这正是赵光义的聪明之处。等一切都收拾妥当,开宝九年12月22日,在这个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时候,宋太宗才下令,北汉暂且不要打了,你们现在可以回来了。潘美、党进等人回到开封之后,他们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合法的新皇帝,而且他们也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也换人了,楚昭辅成了他们的军事领导。就这样,这些定时炸弹被赵光义这个拆弹专家轻松拆除。
2 品鉴普洱茶
首先,是功效。几乎所有的茶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几杯上等的普洱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我曾以“轻盈”二字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盈的外貌,换得了茶客身体的“轻盈”。
想当年,由京城到茶马古道,那一条条从普洱府出发的长路,大多通向肉食很多、蔬菜很少的高寒地区。那里本该发生较多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终于从马帮驮送的茶饼、茶砖上找到了原因。而且,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已经证明,普洱茶确实具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明显功效。
其次,是口味。它最吸引茶客的地方,还是口感。要写普洱茶的口感很难,一般所说的樟香、兰香、荷香等等,只是一种比拟,而且是借着嗅觉来比拟味觉。
世上那几种最基本的味觉类型,与普洱茶都对不上。即使在茶的天地里,那一些由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系列所体现出来的味觉公认,与普洱茶也不对路。
如果一定要用中国文字来表述,比较合适的是两个词:陈酽、暖润。
普洱茶在陈酽、暖润的基调下变幻无穷,而且,每种重要的变换都会进入茶客的感觉记忆,慢慢聚集成一个安静的“心理仓贮”。
在这个“心理仓贮”中,普洱茶的各种口味都获得了安排,但仍然不能准确描述,只能用比喻和联想稍加定位。这些比喻和联想是那样的“无厘头”,但是,凡有一点文学感觉的老茶客听了都会点头微笑。
普洱茶的“心理仓贮”一旦建立,就容不得同一领域的低劣产品了。这对茶事来说,虽然无关精神道德,却是有涉生活素质的。
第三,是深度。以我看来,普洱茶丰富、复杂、自成学问的程度,在世界上,只有法国的红酒可以相比。
你看,在最大分类上,普洱茶有“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等等代际区分,有老茶、熟茶、生茶等等制作贮存区分,有大叶种、古树茶、台地茶等等原料区分,又有易武山、景迈山、南糯山等等产地区分。其中,即使仅仅取出“号级茶”来,里边又隐藏着一大批茶号和品牌。哪怕是同一个茶号里的同一种品牌,也还包含着很多重大差别,谁也无法一言道尽。
其实,连冲泡也大有文章。茶量、水量、速度、热度、节奏组成了一种韵律,上口便知其人。
这么复杂的差别,与一个个朋友的生命形态连在一起,与躲在后面的大山、茶号、高师、岁月连在一起,与千里之隔又分毫不差的茶香、茶语连在一起,构成一种特殊的“生态语法”。进得里边,处处可以心照不宣,不言而喻,见壶即坐,相见恨晚。这样的天地,当然就有了一种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人文深度。
以上大体概括了普洱茶那么吸引人的原因,但是,要真正说清楚普洱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范畴。普洱茶的“核心机密”,应该在人们的感觉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