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发福有缘故 |
|
核心提示
人到中年,大腹便便。大多数人,一到人生旅途的中段,仿佛一夜之间,体重就显著增加,长出了“啤酒肚”“将军肚”“游泳圈”“备用胎”——里面装的都是沉甸甸的脂肪。科学瘦身减肥,才能在拥有好身段的同时保持健康。
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想瘦身,得先弄清楚中年发福的原因。
原因一:运动少、吃得多,为体重“加分”
大约从30岁起,人的肌肉量开始丧失。肌肉量丧失的一个原因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显著减少,而生长激素的多少对促进、维持肌肉的发达至关重要。
另一个原因是人到中年后生活习惯发生变化,运动少了,肌肉缺乏锻炼,也会自然萎缩。肌肉运动是很耗费能量的(即使在你安静的时候,肌肉也在耗费能量),肌肉量少了,也就意味着身体的能量消耗少了。而运动量少,本身就减少了能量消耗。
所以,人到中年时,身体的能量消耗明显少了,但是饮食习惯通常没有明显改变,饭量还和以前差不多甚至吃得更多,多吃的那些饭就变成了脂肪。
原因二:性激素减少让中年人易囤积脂肪
人到中年后,性激素的分泌量也少了。这对女性的影响更明显。男性雄激素的减少是逐渐的,女性雌激素的减少却是戏剧性的。在45岁至50岁时,女性开始进入绝经期,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大幅度减少。身体从卵巢那里得不到足够的雌激素,就想从脂肪细胞那里找补,想要留住更多的脂肪,舍不得让脂肪烧掉。
在绝经期之前,女性体内如果有多余能量转化成脂肪,大多是存在臀部、髋部,出现丰腴女性特有的“梨形体形”;但到绝经期后,已不用担心生育了,脂肪存放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和男性一样,存在了腹部,变成了“苹果体形”。这时候即使体重没有发生变化,体形也变了。而且腹部的脂肪和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还不太一样。身体其他地方的脂肪在皮肤下面,叫做皮下脂肪,那是我们能用手捏起来的“肥肉”。而腹部的脂肪除了皮下脂肪,还有包围着内脏器官的脂肪,叫内脏脂肪,那不是我们能在体外摸到的。
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更令人担忧。它们不仅让人大腹便便影响美观,而且还危害健康。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代谢更活跃,而且它们的代谢产物进入门静脉循环,被血液带到了肝脏。这样,内脏脂肪就把很多脂肪酸送给了肝脏,同时也送给了心脏、肾脏、胰腺和其他器官。
脂肪酸在这些器官堆积,影响了它们的功能。现在已经知道,内脏脂肪过多,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症等多种疾病都有关系。
■量腰围,看看自己内脏脂肪是否过多
在腹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皮尺量出最大的腰围。如果男人超过94厘米,女人超过80厘米,患上述疾病的风险会比较高。如果男人超过102厘米,女人超过88厘米,那就是高风险了。
如果你的腰围比较细,也未必就健康,还要再看看腰髋比。量完腰围后再量髋围,如果二者的比例男人超过0.95,女人超过0.85,仍说明是脂肪分布不正常的“苹果”体形。
瘦身减肥要得法
谁都知道减肥就要少吃多运动,管住嘴迈开腿。有人为了尽快让体重减下来,就绝食,大幅度地减少食物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很难持续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会以为遇到了饥荒,将会本能地进入备荒状态,代谢速度会减慢,会尽可能地存储脂肪。等到食量又逐渐上升后,身体就有了更多的脂肪。
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地控制饮食量(每天要比年轻时少摄入200大卡左右),更重要的是饮食要均衡、健康,以水果、蔬菜、全谷、低脂奶制品、瘦肉、鱼、鸡蛋、坚果为主,避免摄入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多用果葡糖浆作为糖分,现在已知果糖摄入过多与内脏脂肪的增加有关。“啤酒肚”不是因为喝啤酒引起的,但是不管喝什么酒,酒精摄入过多,都能增加脂肪。
有人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揉捏腹部等所谓“腹部减肥操”定点锻炼腹部来减少腹部脂肪,这是不可能的。锻炼腹部只会让腹部的肌肉变得更发达,却不能消除那里的脂肪。腹内脂肪没有消除,腹部肌肉发达了反而显得更胖。能否消除脂肪,取决于运动量的多少,和锻炼的部位没有关系。
幸运的是,要消除小肚子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一旦身体消耗的能量超过了摄入的能量,开始燃烧脂肪时,最活跃的内脏脂肪就会是最早被烧掉的。
(据《大众健康》)
相关链接
饭前按地仓穴可抑制食欲
想减肥的人,总是在大快朵颐后才无限后悔,其实有个能有效抑制食欲的神奇穴位,每天三顿饭前坚持按摩,可以有效管住嘴。
地仓穴,位于嘴角左右两侧0.5厘米处。当胃部处于高温状态时,人的食欲会增加,按摩这个穴位,可以降低胃温,从而抑制食欲。所以,当已经很饱但又想吃东西的时候,不妨多按摩这个穴位。
(据39减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