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4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从11月1日起,我国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自2014年1月1日起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由“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
据介绍,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主要是出于对疾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需要。专家讨论认为,根据目前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认识程度,此病可以导致人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会造成一定影响。为实现依法科学防控,确定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世卫组织2010年8月10日宣布流感大流行疫情结束,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一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进行防护,因此我国现将甲型H1N1流感归为季节性流感进行管理;2004年,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认识程度,我国将其列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以利于在第一时间对可能发生的疫情进行防控。专家讨论认为,H5N1禽流感今年以来全球仅报告641例病例,我国报告45例病例,病例呈高度散发,未发现有效的人传人,目前不宜再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按照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我国对法定传染病实施分类管理。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