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忧患 加压奋进
——访嵩县县委书记李大伟
前三个季度,嵩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排第123位,在全市9县(市)中排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省排第140位,在全市9县(市)中排第9位;公共财政预算在全省排第152位,在全市9县(市)中排第8位。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形势异常严峻。”嵩县县委书记李大伟说,该县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优,“一矿独大”,以金、钼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二是项目推进不快,当前,在全县总投资164亿元的71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中,竣工项目仅有10个,完成投资仅3亿元;三是开放招商力度不大,1月至10月,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仅3个。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李大伟表示,一定要时刻保持退无可退的清醒与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哀兵必胜”的勇气和信心,着力抓好调结构、稳增长、开放招商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开放招商再发力,务实创新求突破。牢固树立“贫困在于项目少,落后在于无大商”意识,加快推进陆浑湖·天池山旅游产业集聚区、台湾工业园等5个已签约的10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全部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湿法三氧化钼、中金黄金冶炼二期技改、华美生物产业园、仲钨酸铵等签约项目,确保项目按时开工,资金按时到位;持续推进“1/2”工作法,坚持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招商碰头会,进一步加强5个专业招商领导小组、3支招商小分队的工作力量,扎实开展驻地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科技招商,尤其要加快产业集聚区氟精细化工中试研发基地、生物医药技术孵化研发中试平台的建设进度,走“科技引领—链式集聚—集群发展”的路子。
二是项目建设再加强,投资拉动增效益。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全年竣工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总投资63亿元。紧盯牛头沟3000吨选厂扩建、氟钾科技钾长石中试等重点在建项目,实行县领导“一对一”分包机制,确保各项目有专人负责、专人落实、专人跟踪,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创优环境再深入,服务企业更用心。由县纪委书记牵头,实行入产业园区检查执法报批制度,严查破坏发展环境的违纪案件;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牵头,确保项目联审联批,杜绝“体外循环”;由县委政法委书记牵头,每半个月到重点企业巡查一次,严厉打击扰乱企业发展的违法行为;由相关县领导、13个职能委局负责人和产业园区的骨干人员,组成“三人工作小组”,为进驻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本报记者 孙小蕊 通讯员 李武强
凝心聚力 打造名片
——访龙门石窟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永兴
今年前10个月,龙门石窟景区共接待游客256.3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综合收入3.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
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成绩,龙门石窟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永兴忧虑地说:“当前,旅游业受到整体经济下滑的影响,龙门石窟景区倍感压力。我们将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打造核心名片,使旅游经济上档提速。”
王永兴表示,龙门石窟园区当前的工作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对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展示不到位。近年来,园区一直致力于对原有景点的维护和提升,缺乏对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打造,无法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二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方式不够新。在宣传营销上重点不够突出,资金投入、营销手段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创新空间。三是旅游设施有待完善,旅游要素有待补充。园区虽新建、提升了一些基础设施,但部分基础设施老化、滞后,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容易产生疲劳感。此外,景区周边缺少“吃、住、购、娱”等旅游要素,游客在龙门石窟景区基本没有二次消费,很难留住游客。王永兴表示,下一步,龙门园区将明确定位,凝心聚力,倾全力打造核心名片。
抓好营销推介,叫响龙门品牌。营销推介是招徕游客的重要手段。龙门石窟景区将借助央视等主流媒体平台,拍摄一系列以龙门独特的石窟文化、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广告片、纪录片、电影等,让国人了解龙门,让世界认识龙门。同时,通过对龙门石窟的窟龛、造像等的历史故事的征集,让故事吸引游客,让游客切实感受到“一日龙门游,一部魏唐史”。
发掘旅游亮点,拉长旅游链条。通过龙门石窟文化展示馆项目、景区出入口项目、龙门古镇项目、古遗址修缮复建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实施,不断丰富游览内容,拓展旅游空间,真正使景区内外处处是景观,以此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
提升旅游设施,优化服务水平。邀请国内旅游专家,组织国内一流的规划团队,按照“追求最好、国内领先”的标准,对景区内的观光道路、服务设施、文化展示等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同时,加快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龙门”建设,创建“主动热情、游客至上、质量第一、荣誉第一”的龙门旅游服务品牌。
完善旅游要素,吸引游客消费。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配套完备的服务设施,打造各具特色的综合服务区,涵盖高、中、低各层次的游客消费,以丰富的业态拉动服务业上水平、上台阶。
本报记者 孙小蕊 特约记者 牛改晖
完善交通体系
助推经济发展
——访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赵震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当前,我市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一些不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形成,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滞后,现代物流业发展缓慢,行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赵震说。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交通优势,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赵震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下功夫。
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以高速公路为骨干、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内河航道为补充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与城市道路、铁路、民航规划建设之间的衔接,优化综合运输规划布局;加快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段洛阳境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进度,配合做好洛栾高速公路洛阳至嵩县段、嵩县至栾川段,郑卢高速公路洛阳至洛宁段、洛宁至卢氏段的建设完善工作,重点抓好郑西高速公路尧山至栾川段、济洛高速公路洛阳段项目的开放招商工作;做好310国道洛阳境改建工程、洛吉快速通道黄河大桥项目、二广高速公路瀍河互通式立交项目的建设准备工作,年内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建设要紧扣“6月底开工,11月底完成主体,年底前附属工程完工”的建设目标,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加快客运南站暨旅游服务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
“我们必须加快实现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赵震说。
打造“国内一流,全省最优”的洛阳公路形象。严厉打击黑车、黑站点、黑驾校、黑出租、黑物流、黑维修和无证从业人员等的非法经营行为,查处宰客、甩客、倒客、随意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超限超载治理,把好源头监管,加强路面管控,形成“治超”合力,建立长效机制,保护公路建设成果;重视安全生产,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这条底线,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在行政执法等方面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规范执法行为,打击公路“三乱”,查处违规违法案件。
本报记者 李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