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蕞(zuì)尔小国,疆域不及后周的1/15、大宋的1/30,3万多户,是一个疆域局促、土地贫瘠、人民贫穷的割据政权。在五代后期的动荡局势中,区区北汉之所以能顶得住周世宗、宋太祖的数次讨伐,有多方面的因素,此处主要从北汉的角度来看,总结为七点。
第一,地险。北汉都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疆域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史书上习惯将这一区域称为河东,因为这一区域处于黄河“几”字形右侧,位于黄河东部。河东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备了左右五代政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汉东面为太行山,西面有龙门、黄河,北面有雁门关、五台山,南面是霍山、鼠雀谷。这样的一个山川险固的军事要地,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城固。太原城历史悠久,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名著历史。李唐王朝即发迹于太原,五代政权也多发迹于此,千百年来,一直是政治、军事要地。太原城经过千百年的经营,城墙十分坚固,周长有四十里,以当时的兵器,要顺利攻陷这个堡垒是相当困难的。晋阳城墙坚固,得到了当今考古与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证明,晋阳古城墙地面遗存宽约30米,夯土构建,土质杂乱且坚硬。
第三,王气。李唐王朝发迹于此,此后五代好几个政权均从这里起家,望气者说这里有王气,是出帝王的地方,宋代称之为龙城,也流传着能出真龙天子的说法。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这种舆论对北汉割据者的心理作用,对北汉民众、士兵的凝聚力无疑是很有用的。
第四,死敌。北汉与中原王朝有世仇,是死对头,这要从北汉的建国说起。大宋王朝代周以后,北汉视中原朝廷为死对头的心理仍根深蒂固。
第五,顽固。北汉政权内部的顽固派势力有强大的基础,这是北汉政权的构成决定的。一是刘崇长期在河东统治,有统治基础;二是刘氏政权以后汉继承者相标榜,以维系刘家血脉相号召,对一部分后汉遗民有影响。
第六,强援。北汉自建国起,就投靠军事实力强大的辽,向辽自称侄皇帝,接受辽的册封,不断向辽进贡,成为辽的一个附属国。辽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愿意将北汉作为一个与中原朝廷对立的中间地带、缓冲地带,视北汉政权为牵制中原王朝的重要砝码。
第七,其他。在战争中,一些突发问题是不能避免的,这甚至成为左右战争结果的重要原因,或者说是左右战争结果的重要转折点。
不难看出,大宋征伐北汉最强的对手并不是北汉,而是背后的援助者辽国。在大宋—北汉—辽国三角关系中,辽对北汉不再那么看重,而更加重视国力与军事实力更强大的大宋,与北汉、大宋双方都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关系。由此我们推测,如果太祖皇帝不是猝死,开宝九年的这次北伐很可能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当然,这只是推测,只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