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听证会参加人在北京举行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和完善燃油附加费动态调整机制听证会上举手要求发言 (新华社发) |
|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越来越聚焦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字字千钧,承载着广大群众的万千期盼。
公平正义,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绘就13亿人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浓重底色。
党之情怀
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10月31日,43岁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门巴族汉子扎西顿珠把10多年拉货的背夫行头锁到了柜子里,第一次驾着农用车驶上墨脱公路。
这一天,历时50多年、5次大规模修建的墨脱公路正式通车。
墨脱,曾因气候多变、地质构造复杂难以开通公路,被称作“高原孤岛”。路,成了墨脱人融入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为了让1.2万墨脱人共享发展成果,在这条约117公里的公路上,政府每公里平均投资逾1300万元,相当于为每个当地居民投入14万元。
小康路上,不能让任何一个地方掉队,这就是公平的体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公平正义有着不同的内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说。从改革开放前的“大锅饭”,到改革开放后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再到如今推进“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公平正义的标尺,永远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刻度。随着改革的推进,它正越来越紧促地丈量中国的发展。
区域发展的差距亟待缩小,城乡居民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需要扭转,农民工同工不同酬问题需要解决。“拼爹”的讨论也引发对社会阶层固化的担忧……
“单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是无法给国民幸福的,市场本身也无法调控社会公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桑德尔说。
“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郑重宣示,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的大地上,传来迈向公平正义的足音:
——今年春节前夕,《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30多条改革路径勾画出求公平、促正义的“路线图”。
——5月,《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7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就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等问题深入推进改革。
…………
一项项新政策、新措施,顺应着人民在新时期、新阶段的利益诉求,体现着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责任和担当。
民之希冀
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永续动力
6000万人,相当于英国的人口总量。
在中国,这是棚户区改造工程将惠及居民的人口数。“忧居”变“宜居”,是这项工程带来变化的精辟概括。
家住辽宁抚顺的董晓辉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从20多平方米的棚户房搬进45平方米的楼房。董晓辉笑言,新居带来的不仅是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有从“混日子”到“奔生活”的变迁。
目前,全国开工改造各类棚户区1260万户,覆盖31个省区市。“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在20%左右。
公平正义,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它体现在点滴的民生中。
从种粮不交税到上学不交费,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大幅提升到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城乡居民……改革开放以来,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速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梦想愈见真切。
但,要走的路还很长:在经济领域,人民群众希望所有市场主体不问身份,一视同仁;在社会领域,人民群众希望上学、就业不用“占坑”、托门路;在司法领域,人民群众希望每一个案件都能秉公执法、公开透明……
公平正义,既需要处理好教育、就业、养老、医疗、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民主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在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看来,中国的民主建设与民生建设从来都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
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到修改选举法实现“同票同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抽象的概念在人民广泛参与立法的过程中更加具体;从能源、交通运输定价召开听证会到村民居民自治鼓励创新,民主参与的实践更加广泛深入;从医改、教改“问计于民”到近8万个政务微博每日更新,公平正义的道路就在国与家、社会与个体的交流融汇中逐渐通达……
针对以权压法、体制不顺、裁判不公等司法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公开审判和公开执行制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度,大案要案微博直播,网上晒判决书……一系列司法制度完善,正在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成绩斐然,忧思仍存——
多位专家指出,要在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上,把各项事业和工作进一步纳入法治轨道,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改革发展的力量之源。
梦之追求
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来自革命老区山西省石楼县的大学生任龙龙,是乡亲们口耳相传的骄傲。2013年,他以567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近10年来当地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
“如果没有连片扶贫定向招生政策,要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想都不敢想。”走在未名湖畔,任龙龙如是慨叹。今年,国家将这一政策的名额扩大到3万人,这意味着更多寒门学子有了入读名校的机会。
然而,小任圆梦的背后,还有依然难解的问题——尽管我国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逐年提高,但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仍然偏低。
教育改变命运。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指出,中国社会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如果没有“机会的公平”,则中国梦很难实现。
人民期盼的,是机会更加公平——
“离校4个多月了,我还在每天坚持投递简历、跑招聘市场。我不是名校毕业的,但希望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福州的大学毕业生张昊说。
人民期盼的,是权利更加公平——
“因为没有户籍,打工的外地人享受不到挂钩的公共服务,难以融入城市。我希望孩子能在城市扎下根。”“北漂”10年的江西兴国人刘从军坦言。
人民期盼的,是规则更加公平——
“一些政府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很多项目很难拿到,我们民营企业,渴望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在辽宁朝阳多年做建材生意的龚铭钧呼吁。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在社会结构深刻调整的阶段,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与多元诉求都将长期存在,公平正义的实现必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曲折过程。
“公平正义的实现在机制,机制的建立在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权力和权利的关系。一方面限制、规范、约束公权力;另一方面保障民众的权利。”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说,除了继续改革,别无他路。
当前,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正在加紧构建——
养老双轨制,这一被诟病多年的政策,“并轨”方向已经明确,涉及多个部门、多项重大问题的顶层设计有望年内完成并上报决策层。
当前,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政府职能正在加速呈现——
按照“接待、接访、接谈、接处”四级处理机制,贵州省群众工作中心将信访事项由“中转站”向“终点站”职能转变,这样既方便了群众,也避免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受到干部群众欢迎。
当前,筑牢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法治建设正在加快步伐——
10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专题讨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这一信号,有望为社会救助法的立法进程“提速”。
“把权力关进笼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轨道上,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而执着。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为公平正义加入了更温暖的注解,更为改革指明了方向。
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胸怀崇高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能够带领人民团结奋斗,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中华大地!